發(fā)布時間:2019-02-16 19:01 | 來源:海外網(wǎng) 2019-02-15 07:29:45 | 查看:1351次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選一些在重大斗爭中經(jīng)過磨礪的干部。當前各個領域正在進行的改革就是鍛煉干部最好的磨刀石。
邢臺市紀委監(jiān)委邀請書法愛好者走進社區(qū)、農村,無償為群眾書寫廉政題材對聯(lián),倡導干部群眾過一個廉政、祥和的春節(jié)。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學習小組按】
改革開放初期,在正定主政期間,面對新時期對領導干部的新要求,習近平指出干部要“既有老黃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馬的氣勢”,這里呼喚的是兼具千里馬眼力和老黃牛耐力的干部。
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jīng)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習近平指出:“這個時候就要一鼓作氣,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p>
近幾年,多地提出要重用“獅子型”干部。前幾天,山東提出要大膽使用 “李云龍式”的干部。當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我們不僅需要兢兢業(yè)業(yè)、埋頭苦干的“老黃牛”干部,還需要一批政治過硬、敢想敢為的改革“闖將”“干將”。
小組就為這些干部畫畫像。
“獅子型”和“李云龍式”干部長啥樣
何為“獅子型”干部?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頭獅子帶著一群羊,與一頭羊帶著一群獅子打斗,結果獅子帶領的羊群獲得了勝利。
2013年,浙江省委就提出大力提倡“獅子型”干部。據(jù)《浙江日報》報道,所謂“獅子型”的干部,是指那些能夠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工作有魄力、有熱情、有干勁,善于敢闖敢試、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干部,強調把那些“獅子型”干部配備到一把手崗位上來。
2016年9月12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獅子型”干部的對立面是那些不思改革、阻礙改革、怕得罪人的“太平官”“逍遙官”“玲瓏官”。
2017年,湖北武漢調研選拔干部時,將“獅子型”干部的定義凝練為:忠誠干凈、思想解放、思路開闊、敢打敢拼、敢于擔當。
何為“李云龍式”干部?
李云龍是電視劇《亮劍》塑造的一個經(jīng)典角色,他膽識過人,能征善戰(zhàn),戰(zhàn)術思想靈活,但也較真碰硬,得罪了不少人,其原型是開國名將王近山?!熬糯蟆睍h期間,許世友向毛澤東進言:“我們現(xiàn)在要準備打仗,有幾個人有戰(zhàn)功,也有錯誤,能否起用?”主席笑問:“何人?”答道:“如王近山、周志堅。”主席曰:“‘王瘋子’啊,我知之,可!”
可見,王近山是一個能啃硬骨頭的狠人。
2019年初,《解放軍報》一篇文章指出,在如何使用“李云龍式”干部上,一些用人單位往往瞻前顧后、謹小慎微,總想放一放、緩一緩,點出了這類干部目前的困境。
2019年春節(jié)長假結束,在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強調要大膽使用“李云龍式”干部,并為之畫像:政治可靠、對黨忠誠、能打勝仗、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直來直去、個性鮮明。
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獅子型”還是“李云龍式”的干部,都同屬于一類干部。
改革呼喚“獅子型”和“李云龍式”干部
魯迅曾說:“前驅和闖將,大抵是誰也怕得做。”為何?
改革開放之初,切掉膽囊的任仲夷“渾身是膽”,爭到“尚方寶劍”的習仲勛說辦就辦,“要殺頭就殺我”的吳南生大膽突破,正是這些敢想敢干的闖將艱辛探索,才創(chuàng)造了改革開放的人間奇跡。
習近平說:“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聞鼙鼓而思良將,新的長征路仍需我們跋山涉水,仍需要一批前驅和闖將。
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選一些在重大斗爭中經(jīng)過磨礪的干部。當前各個領域正在進行的改革就是鍛煉干部最好的磨刀石。
這樣重擔當?shù)挠萌藢颍暯揭呀?jīng)多次強調:“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yōu)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jù),選拔任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p>
如何選拔“獅子型”和“李云龍式”干部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怎樣判斷一個干部是不是“獅子型”“李云龍式”的?而不是表面的“鐵腕能吏”,實際上卻是威權霸道,目無黨紀國法的“霸道總裁”?
武漢大學呂德文教授總結,“獅子型”“李云龍式”干部應該有5個特點:
第一是講政治,守規(guī)矩。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在具體工作執(zhí)行中,“婁山關”“臘子口”要敢于翻越,但是政治紀律這道紅線,決不能邁過一步。
第二是自主性比較強。中央關于激勵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出臺包容失誤、鼓勵擔當?shù)娜蒎e機制,都是為確保這類干部在闖關涉險時有底氣而心無旁騖、有定力而義無反顧。
第三是創(chuàng)新能力比較強。這需要干部具有大局意識,在理解上級戰(zhàn)略意圖的基礎上,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貫徹落實,結合實際工作想到自己的辦法。
第四是執(zhí)行能力比較強。這個也很關鍵的,對于上級要求,這類干部能夠堅決地貫徹執(zhí)行下來。
第五是敢擔當,敢作為。首先不怕承擔責任,其次是出了問題也能夠勇于擔當。
那如何把這類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
呂教授表示,首先,要和目前整個干部制度結合起來。包括民主集中制、集體決策等制度,干部只要堅持原則而不是只唯上級馬首是瞻,我們的組織制度和干部的闖勁并不沖突。
其次,干部自身要干凈、過硬。雖然工作創(chuàng)新可能失敗,但其中沒有個人私利,都是可以被包容的,這也需要經(jīng)得起紀檢、審計的考驗,這也是最公平公正的一個標準。
最后,還要堅持主觀和客觀指標相結合來評價干部,重點考察干部的工作實績。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這個天時已經(jīng)存在,各地用人導向這個地利已經(jīng)具備,接下來就要看我們的干部本身如何選擇,是拼一把、干一把,還是歲月靜好、得過且過呢?
文/鶴鳴
(來源:學習小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