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12-19 21:47 | 來源:遼沈晚報 2018年12月10日 04版 | 查看:1859次
評選頒獎結束,溫暖余溫仍在。12月8日,“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登上舞臺,發(fā)表了獲獎感言,領取了榮譽證書和獎杯。報道告一段落,但回顧整個報道的歷程,溫暖始終縈繞在這個寒冬,融冰化雪柔軟人心……
20年,退休老干部劉中華信守承諾讓家鄉(xiāng)禿山變美讓土路變通暢;635天,李奇等人堅持每天為19名環(huán)衛(wèi)工送免費早餐;23年,普通農(nóng)民郭長龍三次救了17人,遭遇車禍生活困難,受助的人前來感恩回報……
報道和評選只是一種表達,一切努力和呈現(xiàn)的目的都是希望通過報道和評選,讓溫暖事件的當事人能夠得到認可并獲得無上榮譽。當暖心人物走上舞臺,這種被認可會激勵他們繼續(xù)前行;認可和鼓勵這些行為,就是對文明力量的最有力推動。
十大暖心故事評選總票數(shù)超百萬
“孫寶江:七旬大娘突發(fā)病他為老人吸痰急救”,獲得總票數(shù)6萬余張;“熱心市民:暖心!10 歲娃需骨髓移植兩天籌得百萬治療費"獲得總票數(shù)5萬余張;參評“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的101個故事,共收獲選票超過一百萬張,參與人數(shù)之多、地域之廣,為本報近年來舉辦評選活動之最。
在本報官方微信、聊沈客戶端、ZAKER沈陽以專題的形式圖文回放101個暖心故事,邀請讀者對這些故事進行投票評選,點開每個暖心故事,收獲的是內(nèi)心的美好。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生丁慧和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楊笑觀救人的事兒,在全國大學生群體和年輕人群體引發(fā)關注,投票數(shù)一直居前。遼寧大學大四學生黃佳翔說:“同樣是大學生,看到大學生做的事能夠參評遼沈晚報的‘溫暖2018 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肯定要點開看和投票,投票是一種支持和傳遞。同時也轉發(fā)到了朋友圈,就有更多人參與了投票和傳播?!?/p>
孫寶江帶領的志愿者團隊有數(shù)百人,數(shù)百人積極投票,數(shù)百人再帶動身邊人參與活動進行投票。雖然孫寶江獲得的票數(shù)非常多,但孫寶江從評選開始就堅持認為:“投票不是目的,參與評選活動,把這些暖心故事通過投票轉發(fā)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受到感動,這是評選活動的最大意義,我就是抱著這個信念參與評選的。團隊的志愿者也是抱著學習別人的想法參與活動的?!?/p>
回訪新聞當事人是一次暖心之旅
用自己的行動溫暖了遼沈大地的新聞當事人,現(xiàn)在的生活如何?是否在繼續(xù)傳遞著正能量?在評選“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故事的過程中,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對101個溫暖故事的部分新聞當事人進行了回訪,不但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參與了回訪,而且派出視頻拍攝團隊參與回訪,為新聞當事人拍攝了視頻。獲評“溫暖2018· 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本報均為其拍攝視頻專題片在頒獎典禮上播放,許多珍貴的現(xiàn)場影像資料經(jīng)過后期精細制作,溫暖人心震撼心靈,讓所有在場觀看者為之動容。
“這次回訪是一次暖心之旅,雖然報道暖心事件時和新聞當事人有過深入接觸,但事件過去了好幾個月,再次面對新聞當事人的時候,再次聽他們講起暖心故事的前前后后,我還是被暖到了?!庇浾呓ふf,“愛心團隊籌近20萬元資助貧困學子”的新聞當事人田超介紹,在他們的幫助下,遼中區(qū)66名孩子可以繼續(xù)實現(xiàn)求學夢想。喬佳瑩就是他們所幫助的孩子之一,她已經(jīng)順利考入遼中一高。喬佳瑩對記者說:“這些好心人不但在經(jīng)濟上資助我們,在生活上更是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會經(jīng)常鼓勵我們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將來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個有愛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把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
“重信守諾人物拿出千元獎金助學”的新聞當事人羅永虎,聽說記者回訪了受助人王燕時了解到王燕家生活仍有困難,羅永虎表示:“我可以把所得的獎金全都資助王燕一家,但這不解決根本問題,我還是去她家看一下情況吧?!绷_永虎說到做到,12月4日羅永虎從沈陽開車前往撫順新賓,帶著生活用品和資助金看望了王燕一家,“加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家人特別善良,只是暫時遇到一些困難?!绷_永虎在朋友圈寫道。
正如光明日報社高級記者畢玉才評價本報“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系列報道時所說:其實“古道熱腸”一直都是遼寧人的傳統(tǒng),善良就是將心比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正是這些普通人心中的這份善良和道德堅守,張揚著一座城市、一個地區(qū)的核心價值理念,讓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踏實、溫暖。
講述遼寧好故事 傳播遼寧好聲音
遼沈晚報作為責任媒體,組織“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報道,立足于“講好遼寧好故事、傳播遼寧好聲音”,以多種報道形式進行傳播和擴大報道的影響,讓全國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認識善良誠信文明擔當?shù)倪|寧人。
講述故事傳播好聲音有什么重大意義?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鄭亞楠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遼沈晚報持續(xù)報道暖心故事,展示了遼寧人的可貴品質和精神,在講述好故事好聲音方面做了努力,收到了效果。”
從1月15日至11月17日,10個月的時間,“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報道共刊發(fā)了101篇,平均每個月刊發(fā)10篇??l(fā)文字量約15萬字,圖片120多幅,同時還制作了報道的視頻90余條。同時在ZAKER沈陽制作了專題,置于首面封面位置進行持續(xù)展示。
11月20日在遼沈晚報頭版推出總結式報道——“2018溫暖遼寧 請您評選十大暖心故事”,同時在遼沈晚報官方微信、聊沈客戶端、ZAKER沈陽以專題的形式圖文回放101個暖心故事,請讀者從中選出10個最暖心的故事。
這些故事不但打動了遼沈地區(qū)的讀者,還感動了全國的讀者和網(wǎng)友,“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大型系列報道有7篇報道獲得本報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頒發(fā)的多項獎勵:《零下28℃夜男子醉倒街頭 女司機開雙閃守護20分鐘》獲得特別獎;《倆保安手搭手接住墜樓大娘》《沈陽213路公交司機突發(fā)腦出血 昏迷前穩(wěn)穩(wěn)將車停下》這兩篇報道獲得二等獎;《男子連跪帶爬 冰河中救出歲娃》《七旬老人突發(fā)病 他為老人吸痰急救》《六旬老人暈倒她跪地人工呼吸》《男子路邊心跳驟停 她跪地搶救后悄然離去》獲得三等獎。
報道再出發(fā) 從“暖心故事”到“我是遼寧人”
百余個暖心故事,以一個個真實事件細致地展示了遼寧人的文明素質,讀過這些暖心故事,你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文明責任擔當、言行一致才是對遼寧人的準確描述。
孫寶江獲評“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之后對記者表示:“在頒獎典禮上聽了其他人所做的正能量好事,我眼含淚水,我做的和其他人還有差距。我所獲獎金還要捐到‘柳成蔭基金’里幫助有困難的人?!?/p>
中央電視臺遼寧記者站站長裴奔認為:遼沈晚報所報道的暖心故事,讓4300萬遼寧人民感受到發(fā)生在身邊的溫暖,感受到積極向善的力量,感受到屬于遼寧獨有的俠肝義膽和鐵骨柔情,這種只為社會責任堅守的堅持得到了讀者們的認可與回報。這種為弘揚正能量堅守的一份責任心,就是值得借鑒的。
暖心故事報道告一段落,但堅守社會責任的遼沈晚報,接續(xù)了暖心故事的報道軌跡,在發(fā)起了大討論“遼寧人實誠不忽悠”之后,隨后決定推出“我是遼寧人”大型系列報道,對遼寧人的品格進行故事化解讀,把遼寧人“實誠”、“熱情”、“直率”的地域品格,通過報道呈現(xiàn)在全國讀者面前,讓讀者從一個個報道中得出遼寧人確實是實誠不忽悠的結論。
“溫暖2018·見證遼寧文明的力量”十大暖心人物評選精彩落幕,“我是遼寧人”大型系列報道又開始講述遼寧好故事傳播遼寧好聲音,本報記者俯下身蹚開路,尋找那些能夠體現(xiàn)遼寧人誠信、擔當?shù)男侣劰适?,報道再出發(fā),永遠在路上……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