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2-02 19:00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09-12-27 | 查看:2094次
2009年即將走過,2010年就要到來。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又倡導、實踐、推動了哪些有益于上海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實事?讓我們在這里做一盤點。
溫暖送三島——讓貧困家庭過好年
“溫暖送三島”活動明年將走入第九個年頭,至今已為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的22000戶貧困人群送去了價值440萬元的物資。
“溫暖送三島”是“藍天下的至愛”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2年“溫暖送三島”活動啟動以來,每年春節(jié)前,市慈善基金會都為崇明、橫沙、長興、金山地區(qū)的貧困家庭送幫困購物券,以慈善流動超市形式,讓貧困家庭憑領物券到流動超市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幫助他們過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jié)。
新年里,“溫暖送三島”將首次通過長江隧橋,為崇明、橫沙、長興三島的貧困人群送去新年前的關愛,為三島的困難人群帶去“七送”——送義診、送演出、送慰問金、送圖書、送小羊、送輪椅、送助學金,并通過慈善流動超市的形式為特困家庭送上物資。
2008年市民與慈善調查結果公布
調查表明,上海公民參與慈善捐款的普及程度很高,參與公益事業(yè)的熱情很高。在所有被訪對象中,曾在過去2年中捐過款的達97%。這個數據相比2002年的調查結果明顯提高。
從捐款方式來看,大多數居民傾向于向單位/學校和居委會捐款,人數比例分別為48.7%和37.1%。同時,有28.1%的市民認為街頭募捐箱是最方便的捐款方式,是僅次于單位/學校和居委會的選項。此外,關于最簡便的捐款方式,14.8%的人認為是手機短信捐款,6.4%的人認為是網上銀行劃款,5.4%的人認為是直接去慈善機構捐款,4.3%的人認為是銀行轉賬或者郵局匯款,3.8%的人認為是義演現(xiàn)場捐款,2.5%的人認為是參加義賣。
“慈善主題園——博愛園”開園
2009年5月1日,由市慈善基金會、市紅十字會、市老年基金會、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市志愿者協(xié)會、市青年聯(lián)合會等主辦,盧灣區(qū)文明辦、盧灣區(qū)團委、市慈善基金會盧灣區(qū)分會承辦的“匯聚愛心,迎接世博——上?!蹐@’命名儀式”在延中L1-2綠地流水亭廣場舉行?!安蹐@”慈善主題公園開園后,成為傳播慈善理念的群眾性活動場所,這里將不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型慈善活動,包括義診、義賣、義務咨詢、義演等,同時開辦“世博英語角”等,為公民提供一個認識、了解、傳播慈善的平臺,成為上海慈善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帶。
公示兩批社會慈善公益項目
市慈善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要求,制定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關于資助社會慈善公益項目的管理辦法》。資助的條件為:(1)經政府管理部門核準、登記、注冊并具有較高社會公信度的本市社會組織。(2)申報的項目要符合基金會“安老、扶幼、助學、濟困”宗旨以及慈善公益項目的有關要求。(3)獲資助的公益項目應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有利于增強慈善意識和動員慈善捐贈。
2009年,市慈善基金會再出資800萬元資助社會組織公益項目。此次申報有兩個特點:一是福利機構增添硬件設施的項目多,二是以區(qū)縣分會為主申報的項目多。根據評審結果擬對28個10萬元以下項目及11個10萬元以上項目予以資助,共資助39個項目,資助金額347.07萬元。
高校慈善愛心屋推進會
2005年,華東師范大學在上海高校中建立起首個“慈善愛心屋”。4年來,“慈善愛心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滬上高校,目前共有11所高校設立了慈善愛心屋,3000多名師生加入了慈善義工隊伍。各高校慈善愛心屋開展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活動,傳播慈善理念,促進慈善育人,成為上海慈善事業(yè)的新品牌。2009年,“慈善愛心屋”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姚麗萍 勵晨)
(責任編輯:袁媛)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