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11-21 14:51 | 來源:檢察日報 2018-11-12 02版 | 查看:1139次
基層治理網格化 解決糾紛網上下單 執(zhí)法司法信息互通
徐盈雁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也是習近平同志指示堅持發(fā)展“楓橋經驗”15周年。近日,記者來到“楓橋經驗”發(fā)源地浙江,感受這里的基層社會治理智慧,見證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浙江大地開花結果。
微網格有大威力
在浙江,社會治理也能像繡花一樣精細:將村(社區(qū))劃分為清晰的網格,每個網格由若干名網格員責任包干,把群眾工作有效延伸到社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這其中,網格員可謂身肩重任。
讓我們先借助臺州市一名小學生的作文《我的媽媽是網格員》來認識下網格員的群像:網格員就像古代深宅大院里的大管家,她每天早出晚歸,要知道村里有幾家是外來戶,要知道幾家出租房里有沒有電線套管,村里幾家是危房,還要定期去看望村里的困難戶和精神病人……
讓我們再跟著諸暨市楓源村專職網格員駱建松體驗下網格員的真實工作:記者眼前的駱建松,每天外出至少4個小時,行走不少于3公里路,不管刮風下雨,雷打不動。從2017年5月開始,經過統(tǒng)一培訓,他成為諸暨市楓源村大竺網格的專職網格員?!鞍l(fā)現的一些小問題、小矛盾,能當場解決就當場解決,當場解決不了的,就拍照上傳到網絡平臺。”駱建松說。
駱建松說的網絡平臺,就是浙江政務服務網的平安建設信息系統(tǒng)。網格員們每天巡查搜集來的問題,被統(tǒng)一“曬”在這里,并直接對接解決問題的職能部門。而問題解決如何,也被集中“曬”上平臺。
記者要求點開系統(tǒng)里的一條記錄,結果顯示今年7月11日,網格員發(fā)現有村民擅自在房屋前臨時搭建鋼棚,村民對網格員現場要求拆除鋼棚的建議不理解。當網格員將這一情況連文字帶圖片一起上傳平臺后,楓橋鎮(zhèn)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諸暨市國土所等相應職能部門隨即作出回應,最后顯示7月13日國土所已下發(fā)限期拆除通知書。7月14日,鋼棚被順利拆除的現場圖片出現在了這條記錄中。
“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今年只有一起上報到了村里,去年全年只有兩起。基本上所有矛盾都解決在網格里了。”楓源村委會主任駱根土這樣介紹網格員的“威力”。
用腳步丈量網格,以服務凝聚民心,用責任守護平安。截至今年10月30日,浙江全省網格員已提供有效違法犯罪信息27.8萬條;錄入處置問題隱患448萬條;提供服務群眾事項399萬件。網格員隊伍成為了平安浙江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網來網去,足不出戶解紛爭
在浙江,解決矛盾糾紛也可以像點外賣一樣網上下單,在家就能輕松搞定。
2016年,杭州市西湖區(qū)法院創(chuàng)新試點“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下稱ODR平臺),該法院副院長陳遼敏是主要承辦人。
記者看到,ODR平臺上,在線咨詢、在線評估、在線調解、在線仲裁、在線訴訟五大功能彼此銜接、互相連通。五大服務功能致力于將矛盾糾紛逐級分流過濾,最終形成漏斗式的矛盾糾紛解決模式。
在陳遼敏看來,建設在線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僅僅是將線下的糾紛解決模式搬到線上,而是需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促進線上、線下矛盾糾紛的解決。這讓百姓解決矛盾糾紛實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采訪中,陳遼敏介紹了兩個典型案例。
2017年,一起圖片侵權糾紛起訴到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原告是外省公司,被起訴的是杭州公司。原告委托外省律師提起訴訟,被告方也委托了杭州律師代理。經過法院訴前引導,這起案件導流到了ODR平臺上。很快,律師吳旭華介入調解,他是ODR平臺登記在冊的調解員。吳旭華跟雙方代理律師約好了三方視頻調解的時間。到了約定時間,吳律師在辦公桌前,原告律師在外省律所,被告律師因臨時有事,正坐在行駛在高速公路的同事車上,但這并不影響三方視頻調解的進行。半小時不到,調解成功。事后,原告律師不禁感慨說:“往常這種案子,我得跑好幾次,這回一趟杭州都沒去,事情就解決了?!?/span>
家住西湖區(qū)的杭州市民謝某曾一度被自己的跨國婚姻所困擾:2003年謝某在英國與韓國人金某注冊結婚,2012年兩人各自回國,長期分居,2017年雙方決定離婚。在傳統(tǒng)模式下,辦理跨國婚姻離婚手續(xù)比較麻煩,要么雙方同時赴英國辦理,要么一方到另一方所在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了解到ODR平臺后,謝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平臺上進行咨詢。很快,通過工作人員的指導,謝某通過ODR平臺進行了遠程訴訟,很快解決了問題。
目前,ODR平臺已在浙江全省開通,已上線1446名咨詢師、30716名調解員,對接浙江省內11家仲裁機構、105家法院。用戶使用一個賬號登錄平臺,即可根據自身需求和糾紛特征,選擇多種糾紛化解方式,真正做到“足不出戶解紛爭”。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
在浙江,各行各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像錢塘江涌潮一般,掀起一波又一波沖天巨浪。
——針對司法資源緊缺、各政法部門執(zhí)法司法信息互通不暢的問題,今年4月,浙江省政法機關開始推廣應用政法機關一體化辦案系統(tǒng)。紹興市越城區(qū)檢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尹峰介紹說,隨著一體化辦案系統(tǒng)的全面應用,越城區(qū)公檢法司機關已經實現了所有案件的線上流轉,案件信息全程留痕,既提高了辦案效率,又規(guī)范了辦案效果。
——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共享經濟的繁榮,杭州市出現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被稱為“網約房”。由于“網約房”整個租房過程全部網上實現,存在實名登記難、隱患排查難、執(zhí)法取證難等問題。杭州市拱墅區(qū)審時度勢,初步探索出“一排二整三規(guī)范”工作法,努力嘗試破解“網約房”治理難題:嚴密“網約房”排查摸底工作,掌握房源底數,為基礎管控、治安管理提供精準信息支撐;對“網約房”存在的治安、消防隱患加大整治力度,減少“網約房”帶來的現實危害;通過建章立制,規(guī)范“網約房”日常經營行為,探索對“網約房”落實長效管理。
——民以食為天。2016年以來,臺州市椒江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創(chuàng)新優(yōu)化餐飲服務監(jiān)管模式,不斷推進餐飲加工全程可視的“陽光廚房”建設。截至目前,椒江區(qū)共完成陽光廚房建設總數331家,其中包括大型以上社會餐飲30家,占全區(qū)此類單位的100%;學校食堂186家,占全區(qū)此類單位的100%;養(yǎng)老機構食堂10家,占全區(qū)此類單位的62.5%。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