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23 16:08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7年7月 | 查看:1349次
人物故事:
黃紅連,女,1969年4月生,寶雞高新區(qū)千河鎮(zhèn)墓子頭村村民。
黃紅連全家共有4口人,公公今年已經84歲,婆婆去年剛剛過世,丈夫和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多年來,照顧老人和種植農田的重擔就落到黃紅連一個人身上,她雖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識大體、顧大局,家庭中夫妻和睦、子女孝順,婆媳關系融洽,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老人過得舒心、開心,把全部愛心、孝心奉獻給老人。她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身邊每一個人,她的行為也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敬重,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愛心之歌。
黃紅連自結婚以來,一直能夠做到尊老愛幼,團結鄉(xiāng)親,和睦鄰里;去年婆婆去世前,家里有兩位老人,老人年事已高,均患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和兒子在外務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黃紅連就留在家里常年照顧患病的公公與婆婆,平時對兩位老人噓寒問暖、照料生活。尤其是對年逾八旬患有老年癡呆的公公,黃紅連不但沒有抱怨和嫌棄老人,還為老人變著花樣做些老人喜歡吃的食物,老人的衣服臟了,她馬上就換洗干凈整潔的衣物,老人臥病在床,她為老人及時更換被褥翻身。黃紅連的婆婆在世時患有腦梗、高血壓等疾病,雖然病情不像公公那樣嚴重,但在生活上總是丟三落四非常健忘,導致長期生活不能自理,黃紅連要時時照看,以免發(fā)生危險,她對此也毫無怨言。對待兩位老人黃紅連幫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關愛有加、悉心照顧。公公自從患老年癡呆癥以來,性格變得無常、易怒,但她總是能夠想辦法及時以耐心化解公公心中的疑慮、消除老人的煩躁。在照顧公婆的過程中,為了不讓老人們因長期臥床產生孤獨感,每天忙完家務活后,每天都擠時間與老人說說笑笑,甚至盡量陪著婆婆走出家門與鄰里拉家常,盡量減少老人獨處的時間,免得老人有孤獨感?!墩撜Z》中記述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黃紅連在照顧公婆時,不僅能夠為公婆提供物質撫養(yǎng),更重要的時她能時刻關心公婆的心理感受,想方設法讓老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安度晚年。
她常說:“關愛老人不光要從生活上給予照顧,更重要的是要從精神上給予關懷;老人們在以前那個年代真的不容易,現(xiàn)在生活好了,就要給她們一個幸福祥和的晚年。”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細胞,優(yōu)良傳統(tǒng)融入到良好的家風中,就能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在黃紅連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孩子和相親鄰里的孩子們小小的年紀就懂得了“孝”的含義并身體力行,黃紅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真善美,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十年間,他指導幫助子洲、米脂、綏德、子長、志丹等周邊縣的農民種植黃芪、黃芩、板藍根、甘草等中藥材和各類優(yōu)質陜北小雜糧上萬畝,為貧困農戶每年創(chuàng)收上千萬元。同時,合作社每年免費為8000畝中藥材基地提供優(yōu)質的技術支持,帶動就業(yè)人口數(shù)千人,為更多的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也替政府解決了一些負擔。
致富不忘幫貧,他近年來逐年增加幫扶貧困對象,每年捐贈資金10多萬元回饋社會?!懊缃ㄜ娬媸莻€知恩圖報的好人,他愛窮人,走到哪里,幫到哪里,誰家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幫扶” ,相親鄰里都紛紛感慨地說?!拔壹覘l件不好,我的眼睛看不見,建軍經常來家噓寒問暖,買米面油、生活用品,還經常送錢,非常感人,他是個善良的人?!泵缂移烘?zhèn)艾家圪嶗村的一位盲人感激地說。
一個剛剛起步的青年農民創(chuàng)業(yè)人,一個一心一意思謀著帶領農民脫貧致富,靠著質量第一、信譽第一、消費者第一的經營理念,一個還不算富裕的農村青年,用點點滴滴的愛心詮釋了一個農村誠信致富帶頭人的全部含義。
來源:陜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