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02 14:21 | 來源:中國好人網 2016年8月 | 查看:1123次
人物故事:
長橋七村小區(qū),新一屆業(yè)委會換屆選舉正在進行,居民們像事先約好了一樣,紛紛把票投給了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殷志軍。理由十分簡單,殷志軍是小區(qū)出了名的“大孝子”,多年來,溫馨的一幕天天在小區(qū)上演,殷志軍總是推著輪椅上的母親四處遛彎兒,春夏秋冬,從未停歇,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大家相信,這個真誠善良、對自己父母有擔當的人,也能對小區(qū)的“大家”負責。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這家兒子卻比閨女還要貼心?!币笾拒姷男⒌?,被小區(qū)居民傳為美談。1993年10月,殷志軍的父親不幸突發(fā)腦溢血導致中風。從那時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就便落在了那年只有25歲的殷志軍肩上。禍不單行,2007年,殷志軍的母親也突發(fā)腦梗,造成二級肢殘。同一屋檐下,兩個親人癱瘓,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作為家中的獨子,平常找慣了母親“牌頭”的殷志軍,仿佛在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從此開始了漫長的護理雙親之路,無論四季更替,在醫(yī)院、單位兩頭跑,堅持守候在父母病榻前悉心照顧。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他多年如一日地給兩位老人端茶、遞水、助浴,侍奉左右,很多次,他就睡在母親的身旁,徹夜相伴。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殷志軍孝道的動因。想當初,在母親沒有生病前,他們就帶著行動不便的父親前往海南,走遍“天涯海角”,圓了他乘上飛機、翱翔藍天的夢想???007年底,父親的突然離開,讓殷志軍對“孝順”又有了全新的理解:孝老愛親貴在堅守,他要把更多的愛給予常年與輪椅為伴的母親。
對于很多殘疾人家庭而言,輪椅時而成為“擺設”,但對于殷志軍和她的老母親而言,卻是延伸生活半徑的必需品。多年來,殷志軍陪著母親、推著輪椅,游覽了祖國眾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喜愛攝影的他,還為母親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瞬間。2010年上海世博會,殷志軍推著老母親頻頻出現在各大展館中,帶著老人體驗五十余個國家場館的風土人情,仿佛真的走出國門去看了世界。久而久之,輪椅的輪胎壞了換,換了又壞……殷志軍希望通過輪椅車輪的轉動,延伸著母親生活的半徑,讓她的晚年生活有厚度、有質量,幸福多彩。
為了照顧母親,殷志軍夫婦時常都是“錯時”出門,為的是總有人能夠陪護母親。新裝修的房子,盡管離母親的家只隔一條馬路,殷志軍夫婦都沒踏實地住上過幾天,夫妻兩人最終還是決定將新房出租出去,堅持與老母親居住在一起。他們夫妻眼中的“責任”,說起來輕松,背后卻是多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
一個周末,殷志軍要趕早去完成采訪任務,沒想到兒子起得比他更早,沒等爸爸開口,兒子就說:“爸,今天奶奶就交給我了,你放心去加班吧?!笨粗L大的兒子推著輪椅、與奶奶有說有笑地出了門,殷志軍心中很欣慰。是啊,“孝,禮之始也”。言傳身教無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兒子從小耳濡目染,他的心中也深深埋下了“孝”的種子,推奶奶出門遛彎、陪伴奶奶談天說地,也早已成為他生活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就在殷志軍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母親時時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不復存在,真是越活越精彩。
來源:上海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