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01 22:17 | 來源:中國好人網(wǎng) 2016年8月 | 查看:2021次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朱景科,男,1961年10月出生,蒙城縣籬笆鎮(zhèn)姜劉村朱莊人,民辦教師。
事跡簡介:1978年高中畢業(yè)后被聘為民辦教師, 1988年朱景科患上了被醫(yī)學界公認為“不死的癌癥”的強直性脊柱炎。為了一班求知的眼睛,他毅然放棄治療,從醫(yī)院不辭而別又登上了講臺。如今,28個年頭過去了,朱老師的腰已彎過了90度,每個大關節(jié)每時每刻都在疼痛,靠每天兩次服用三種以上的止痛藥,仍然堅持在教學一線上,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
正文:
28年的強直性脊柱炎越來越重
1988年5月,參加工作的第十個年頭,朱景科感覺腰部隱隱作痛。“年紀輕輕的,這點痛不算什么,忍一忍就會過去?!敝炖蠋熯@樣想。那時離放暑假還有一個月,也是復習迎考的關鍵時期,為了不耽誤學生,他忍痛堅持到學期結束。學生考試一結束,朱老師便到蚌埠醫(yī)學院、省立療養(yǎng)院等大醫(yī)院診療,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三個月的治療后,沒見好轉,醫(yī)生建議他睡硬板床調養(yǎng)。可是,每天早晨起床后腰挺直了卻無法彎曲。費了很大力氣彎了下來,卻又很難挺直。于是,朱老師又通過睡硬板床讓腰挺直??吹讲∏椴灰姾棉D,朱老師對治好病也失去了信心,再加上開學在即,朱老師就拿了一些止痛藥,再次登上了新學期的講臺,“病,也就那樣了?!?/p>
從1988年患病至今的25年來,朱景科老師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他的腰慢慢地彎了下來,每晚只能蜷縮著身體睡覺。目前,朱老師的腰幾乎彎成了90度,腰部、髖部、肩部等大關節(jié)疼痛,頸部僵硬,頭部不能扭轉,兩臂舉不起來,行走越來越困難,每天靠服用止痛藥“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緩解疼痛。
38年的教書生涯仍在認真延續(xù)
盡管疾病纏身,朱景科老師還一直堅持任教兩個年級的數(shù)學課程,并負責學校教務工作。由于背部深深彎曲,關節(jié)到處疼痛,從家到學校不到200米的路程,他只能通過騎自行車去完成。因為步行的話,走起路來會氣喘吁吁,更加痛苦。若遇到陰雨天,尤其是冬天,關節(jié)會痛得更加厲害,他只能靠三個輪子的電瓶車挪到學校,因為三輪車會穩(wěn)些。
由于肢體病變,他的胳膊無法自由伸展,手最多只能摸到頭部,平時連梳頭都不能自理,板書就成了朱老師教學時的最大難題。數(shù)學課離開板書演示又不行,他只能把腳跟踮起,左手扶著墻,右臂盡力地往上伸,也僅能觸到黑板下方30公分左右。朱老師就在黑板上寫寫擦擦,如是重復,非常費力。
十多年來,朱老師所教的學生已養(yǎng)成了習慣,他們總是在朱老師進入教室前擺好凳子,好讓老師坐著講課。朱老師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坐著,頂多能站幾分鐘,否則就會心里發(fā)慌,氣喘難耐。盡管這樣,朱老師還是要堅持前傾著身體,左右手輪換按住前后課桌,挪到學生中間去檢查作業(yè)、解疑答問。
談及為何不請假在家養(yǎng)病,朱老師說:“對學校、對教育、對這些孩子畢竟是有感情的。現(xiàn)在還沒到退休年齡,身體忍一忍就過去了。與學生在一起,身體累點,但心情愉快!只要身體允許,能夠站起來,我就沒打算離開這個崗位!”
在學生眼中,朱老師的腰彎成了一座橋——一座引領他們通往美好未來的橋。在同事眼中,朱老師也是老師們的老師,他教給大家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朱老師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工作中、生活上時常拿出來照一照,老師們就找到了方向?!苯處熆蹬搴_@樣說。
偏僻村小的“彎腰老師”贏得點贊一片
2013年5月,朱景科老師的先進事跡經《亳州晚報》刊發(fā)后,《江淮晨報》《安徽日報》《人民日報》、新華網(wǎng)、中國文明網(wǎng)、中國好人網(wǎng)等多家主流媒體紛紛作了轉載,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該縣教育局在全縣廣泛開展“向朱景科老師學習”的專題活動,并為其發(fā)放“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勵耕計劃”項目資金。2014年,朱老師被評為“心動安徽”提名獎;2015年,被評為“全國師德標兵”。
這就是朱景科,一位以孱弱的身軀、頑強的意志,努力實現(xiàn)著事業(yè)堅守的村小老師,一位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榮人民教師。
來源:安徽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