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5-28 21:06 | 來源:中國好人網 2016年8月 | 查看:1209次
?
人物故事:
羅文軍,男,漢族,新疆沙灣縣人,1967年4月出生,中專學歷,1988年3月參加工作,現(xiàn)任石河子公路管理局沙灣分局沙灣養(yǎng)護站養(yǎng)路工。
羅文軍,在悠悠二十八載平凡崗位上的風雨歷程中,憑著對公路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全力實踐“以路為業(yè),以班為家”的宗旨信念,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印記。只要一提起他,民族同胞豎起拇指,稱贊:亞克西;漢族同胞就自豪地說:那是我兄弟!在領導眼里,他還是帶領基層職工積極生產、熱愛生活的“領頭駝”。他曾多次被評為局級先進個人,2012年又被評為農八師石河子市首屆“見義勇為”道德模范。
政治堅定,旗幟鮮明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他特別注重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講團結、講穩(wěn)定,識大體,顧大局,關心和團結各民族干部群眾,并長期幫助有困難的職工減輕工作壓力,為養(yǎng)護站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奉獻全部時間,正真體現(xiàn)了“最美新疆人”的豪情與壯志。
助人為樂,默默奉獻
在工作中,踏實認真,勇于創(chuàng)新,為了更好地做好養(yǎng)護工作,憑借多年在外工作經驗和路橋專業(yè)知識,經常給養(yǎng)護工作獻計獻策,幫助職工解決工作中的難題,他以一份強烈的事業(yè)心,默默奉獻著,在沙灣養(yǎng)護站很快成為骨干力量。二十八年來,他面對風霜雪雨、不畏冰雪嚴寒、不懼山高路險,不避艱難險阻,堅守在天山公路的神圣崗位上,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跡。 羅文軍同志性格豪爽,不計個人得失。在工作中經常幫助年齡大,有病的職工。并經常說:“我還年輕,我?guī)退麄兪菓摰摹薄6嗝凑嬲\樸實的話語。他的行為感染了其他職工,現(xiàn)在沙灣養(yǎng)護站職工不分民族,互相幫助的事已蔚然成風,使養(yǎng)護站就像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見義勇為 大愛無疆
2010年6月5日,沙灣分局養(yǎng)路工羅文軍及他的同事們,奮不顧身勇救三名落水青年的故事在當?shù)貍鳛榧言?。這場發(fā)生在沙灣縣安集海鄉(xiāng)的“死亡之渠”的生死大營救,讓人們再次看到了人間有真情,世間有真愛的真實寫照,也深刻的詮釋了“身邊好人”這感人的一幕。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將近6年的時間,但是談起當天事情的經過羅文軍依然歷歷在目。事發(fā)當時,羅文軍和同事們正在沙灣縣安集海鎮(zhèn)巴音溝渠壩分水閘邊公路作業(yè),突然看見有人在水中掙扎,并且快要被沖到巴音溝渠壩的閘口處,羅文軍想到如果人被沖出閘門后果將不堪設想,他二話沒說拿起水閘旁一根粗繩,跑向渠邊,用力將繩子拋向落水人,并大聲地喊“用雙手抓住繩子……”同事王月江、吳建朝、牙生江·司馬義、馬富良見狀趕忙上前與羅文軍一起奮力救人,水中的人得救了。來不及看一眼被救的人,羅文軍突然發(fā)現(xiàn)從遠處又沖過來一個人,他趕忙大喊“快來,先救水里的!”,并將繩子扔向了水中的青年。羅文軍和同事們用同樣的方法就救起了第二位青年。羅文軍剛想休息一下,只聽還有一人在水里,便立刻打起精神,將繩子迅速套在脖子上,跑向落水女孩,有著養(yǎng)路經驗地羅文軍做出了理性的判斷,順勢將繩子拋向女孩,在羅文軍和三個同事共同努力下,終于,第三名落水者也被成功救上了岸。為了安撫剛從水中被救上岸還嚇得回身發(fā)抖的女孩,羅文軍忘記了剛才為救人身上留下繩子的勒傷,卻豎起大拇指對剛救起的女孩夸獎說:“你是好樣的!”羅文軍的舉動惹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
事后才了解到,24歲的獨山子通信公司職工楊欽羽攜女友強薇、朋友阮英斌、麥建龍4人結伴去巴音山莊旅游。在河邊玩耍時,楊欽羽不幸落入巴音溝河中,湍急的河水帶著楊欽羽越漂越遠。情急之下,女友強薇跳入水中,想救男友楊欽羽,但是無情的河水將強薇也卷了進去。此時,心急如焚的阮英斌也跳入水中,想去救好朋友,但是也被無情的河水帶走了。
第二天,被救人員楊欽羽的父親楊俊彥為感謝羅文軍救了自己的兒子,帶著一面寫著“人間大愛、見義勇為”的錦旗和一萬元錢送到了羅文軍的手中,但羅文軍拒絕收下錢,他說:“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這樣做的。當時的場面由不得我想太多,只有把三個孩子都救上來這件事才是圓滿的。再說人不是我一個人救的,如果沒有同事、回族農民古建明、維吾爾族小伙子阿里木·哈里克幫忙,也不會那么順利救人。要感謝就感謝我們有這樣一個好單位,是單位領導教育我們這樣做的?!?/p>
這不僅僅是個見義勇為的救人故事,還闡釋著濃濃的民族感情。在大愛、大義、大勇面前,在危難之際、緊急關頭,各民族兄弟共只有一個想法,救人要緊,誰又能夠見死不救呢?參加這場生死大營救的不僅有俠肝義膽的養(yǎng)路職工,還有過路的行人,他們中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他們用行動告訴人們,助人為樂、人間大愛,是不分民族的……
2015年5月的一天,狂風肆虐,羅文軍乘車去石河子辦事,在途經的路上,由于風大,路邊的兩棵大樹被狂風吹倒橫在了路上,擋住了去路,致使大量的車輛滯留,無法前行。此時,坐在車上的羅文軍看見一切,心想:風這么大,天氣情況惡劣,又有這么多車滯留,萬一那輛車不注意,造成連環(huán)追尾可怎么辦!他來不及多想,立即下了車,徑直走到堵住去路的大樹邊,撩起袖子,使盡全力移動樹干,羅文軍使出全身的力氣也只挪動了一點點,這時同車的司機也立馬上前去幫忙,隨后越來越多的司機也參與其中,在羅文軍的帶領下,橫在路中間的兩棵大樹終于被抬到了邊坡下面,路通了,羅文軍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羅文進身為養(yǎng)路工,對公路事業(yè)有著摯著的追求,他富于愛心,樂于助人。無論是為四川玉樹、甘肅舟曲災區(qū)捐款還是困難學生、困難戶捐款,他總是第一個帶頭,默默奉獻著他的愛心,同時帶動了其他人。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夏季工作非常繁忙家中年邁多病的雙親他都顧不上照顧,可是家人確沒有一句怨言,他們都很支持羅文軍的工作,雙親都是由妻子、兄弟們幫忙照顧,只有冬季羅文軍才能多陪伴父母??闪_文軍對自已要求總是那樣嚴格,從不向組織提出個人要求,這更顯示出他的本色。
在現(xiàn)當今社會,見義勇為道德觀越來越充實在人們的內心,各民族之間相互關愛,互相幫助與支持,無不體現(xiàn)善良、無私的美德和良知,羅文軍就是這樣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灌注這社會道德榜樣,我們不用去尋找,因為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見義勇為精神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來源:新疆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