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14 13:0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06-27 | 查看:947次
人物故事:
柯玉喬,男,1967年4月出生,浙江紹興人,紹興市柯橋區(qū)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中共黨員。
他是2015年柯橋法院刑事審判庭辦案最多的法官,共辦結各類刑事案件247件,結案率達97.63%,相當于他一個人辦了整個法院近20%的刑事案件,就在他走的前一天,他的行程仍然滿滿當當。從業(yè)27年來,從人民法庭、執(zhí)行局、立案庭再到刑事審判庭,他辦結各類執(zhí)行、民事、刑事案件兩千余件。他的每一天都在切實履行著憲法和法律賦予他的使命,都在踐行著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辦案永遠是第一位,他最終沒抽出時間去手術
他是2015年柯橋法院刑事審判庭辦案最多的法官,他的每一天都被庭審、案卷、判決充實著。正月十三本該是一個喜慶團圓的日子,卻是在這一天,這個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的法官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誰都不會想到,這位身材高大、幽默風趣的法官其實早就病了。去年8月份的一個晚上,柯玉喬也是在家里寫判決的時候突然暈倒,事后柯玉喬自己笑稱,自己是和死神賽跑過的,還取得了勝利。醫(yī)生告訴他“心跳過緩,而且早搏嚴重,必須要盡早完成心臟搭橋手術”。可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要等“忙完這一陣”、要等“把手上的案子結了再說”。但是沒想到“這一陣”一拖就是好幾個月,大量的審判工作、不斷增長的案件數(shù)量羈絆了他做檢查、做手術的腳步。繼3月份每周一、周四晚上加班后,9月份開始周六也固定加班了。繁重的工作任務擠占了他僅有的休息時間,即使是去醫(yī)院檢查,他都只請半天假。甚至有一次,本來要做一項重要的心臟檢查,但是檢查過程并不順利,上午無法完成,考慮到下午已經(jīng)安排了開庭,柯玉喬毅然放棄了檢查,急沖沖趕回單位開庭。
這位身體有著嚴重隱患的法官,這位刑庭年齡最大的法官,依然奔波在審判庭上,埋首于案卷堆里。2015年共辦結各類刑事案件247件,結案率達97.63%,相當于他一個人辦了整個法院近20%的刑事案件。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光鮮的數(shù)字,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完成這個數(shù)字的人為此付出的犧牲。
27年法官生涯 他的心永遠和群眾在一起
柯玉喬1989年畢業(yè)以后進入法院,先后在人民法庭、執(zhí)行局、立案庭以及刑庭工作過,如今已有27個年頭,從一個毛頭小伙子到中層干部,他把畢生的工作精力全部奉獻給了法院。
剛到法院的時候,柯玉喬被分配在法庭工作。基層條件差,案子既多又瑣碎,很多法官都喜歡呆在庭里審案,可柯玉喬卻喜歡往下跑。小兩口賭氣鬧離婚,他就跑到人家家里去勸和,還叫來雙方父母和他一起做子女的思想工作;兩家鄰居因為一條過道打打鬧鬧,他親自上門去測量勘查,去村委了解情況,最終做好雙方的調解工作。
8年來,柯玉喬騎著自行車,風里來雨里去,被很多當事人稱為“最沒有架子的法官”。
后來他到了執(zhí)行庭,成了同事口中的“討債鬼”,一天到晚盯著被執(zhí)行人“要錢”,他總是特別賣力。在執(zhí)行庭的每一天都能遇到讓人同情的事情,有的遇到車禍重傷賠不到錢,有的借出去的錢多年要不回來,當事人心里的苦,柯玉喬總能感同身受,遇到家庭窘迫的當事人,柯玉喬也沒少掏腰包。他說我們鄉(xiāng)下人別的優(yōu)點沒有,就是實在,能幫的總是要幫一幫。他總說當事人都把“要錢”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必須盡力。
在他坐鎮(zhèn)立案大廳那幾年,當事人似乎也變得特別好說話,很多當事人怒氣沖沖而來,但最終都在柯玉喬的勸解下,心平氣和地離開了。同事開他玩笑,說是因為他會一口流利的紹普,一聲“老大姆”、“小官寧有事體慢慢話”, 一下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化解矛盾才是目的,他調不了的案子沒人能調好
作為一名刑庭法官,有時候不得不“鐵血無情”,無論當事人生活有多不容易,境遇有多悲慘,故事有多心酸,但因為觸碰了法律,就必須受到懲罰。這一點柯玉喬也深知,但是他卻總是容易“動情”。在公正審判的同時,他總是想方設法兼顧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案結事了。他總說:“懲罰不是最終目的,要多勸導他們(當事人)向善?!?/span>
他最注重兩件事,一是實地調查, 二是開展調解。在辦案節(jié)奏這么快的今天,一個法官要做到自己經(jīng)常去現(xiàn)場調查已是越來越不容易,但是柯玉喬就是這樣,小到幾方林木的面積丈量,大到一次事故現(xiàn)場的模擬復原,他都親歷親為。曾經(jīng)有一起故意傷害案,被告人是柯橋區(qū)平水鎮(zhèn)的一位村民,被指控用鐵鍬擊打鄰居手臂致人輕傷,始終拒不認罪。柯玉喬帶著合議庭成員特地趕到平水進行現(xiàn)場調查,他對事發(fā)現(xiàn)場進行拍照記錄,詢問了周圍的村民,還走訪了村委,最終將調查結果寫成了幾十頁厚的審理材料遞交審委會討論,最終被告人被判犯故意傷害罪,管制六個月。而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被告人最終也服判息訴。
看到未成年人犯了罪,他會在庭后和他們談個心,說“我的小孩也和你們差不多大”;看到當事人誤入歧途,他會勸導他們不要忘記家里還有老母親。他總是這么操心、這么“嘮叨”?!笆虑橐呀?jīng)發(fā)生,化解矛盾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和溝通不能少啊。”他就是這樣認為的。在他辦理的799個刑事案件中,無一起因工作方式方法不當引起矛盾激化,也無一上訪。他的案件調撤比率是整個刑庭最高的,刑庭庭長王偉良同志這樣評價柯玉喬:“阿柯調不好的案子,估計沒人能調好了。”
柯玉喬同志就這么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匆忙!來不及整理好滿桌的案卷,來不及取走抽屜里的老花鏡與放大鏡,來不及收拾親人朋友對他的不舍!他的生命就此定格在50歲,植根基層法院27年,他辦結各類執(zhí)行、民事、刑事案件兩千余件。作為一名法官,他交出的是一份匆忙卻沉甸甸的答卷!他是一個法律事業(yè)的“燃燈者”,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來源:浙江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