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07 19:42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年4月 | 查看:1612次
人物故事:
馬艷,女,現(xiàn)年38歲,國棉二廠的一名下崗職工。都說女人是水做的,女人的肩膀最柔弱??墒牵齾s16年如一日用柔弱的肩膀挑載著生活的全部重擔,用愛的無窮力量在凄風苦雨中托起了一個災難頻頻的不幸家庭,竭盡身心地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在青海省駐咸陽干休所提起老干部郭銀樹,大家都會說,這是一個集所有人生不幸于一生的老人,他生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剛由青海高原返回陜西老家離職休養(yǎng),在青海工作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因病和車禍相繼去世了,扔下了兩個殘缺的家庭和尚在幼年的孫子。老伴不堪忍受如此大的打擊精神失常了。但老人又是幸運的,蒼天將一個溫順賢惠的兒媳婦送到了他的家中,1998年馬艷嫁給了郭老的小兒子。舒心的日子剛剛開始,1999年馬艷生女兒時又因大出血患了“席漢氏綜合征”,這個病伴有嚴重的貧血癥狀,整天疲乏無力,心慌氣短,需要常年服藥和定期輸血。即使身體這樣,她每天還得拖著病體服侍公婆,撫養(yǎng)孩子,再苦再累她也無怨無悔,她總說“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我不能停下來,家里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我去干呢!”。天有不測風云,2003年夏天,公公因做腰椎手術失敗癱瘓臥床了。馬艷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無暇顧及家人。老婆婆又是個精神失常的病人,不要說照顧別人了,她自己還需要家人小心呵護和照看,這樣一來服侍公公的任務就落在了她一個人瘦弱的肩上。她每天給老人做飯洗衣,煎藥熬湯,端屎端尿,再一口口的服侍著喂湯喂藥,還要定時給老人翻身按摩,用瘦弱的雙臂把老人抱上輪椅推出去曬太陽,逛公園。大家都知道,即使一個健康的人照顧一個臥床癱瘓的病人都是十分辛苦的,而讓一個患有席漢氏綜合征這個婦科頑癥的病人十多年如一日的去照顧癱瘓病人,其中的艱難和辛苦是不可想象的。但馬艷做到了,走進老人的房間,屋子被收拾的干干凈凈,老人身上穿得整整齊齊。多年來從來沒有患過褥瘡、肺炎等并發(fā)癥。這點讓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都感到不可思議,堪稱奇跡,紛紛夸贊老人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好兒媳。
“屋漏偏逢連陰雨”,2011年10月,災難再次降臨這個多難的家庭,馬艷的丈夫患了胃癌,手術后一年就去世了。悲痛之余,看著癱瘓在床的公公、精神失常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馬艷暗暗下定決心,這個家不能散,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這個殘缺的家庭撐起來。婆婆中年喪子致精神失常,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突然又遭受晚年喪子的沉重打擊,婆婆的脾氣變得越來越難以琢磨,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發(fā)火,打砸東西。她理解一個飽受生活摧殘的老人的心情,非但沒有怪罪婆婆,而是更加細心地照顧婆婆,處處大度包容,讓委屈的淚水往肚里咽。她每天將家里最好吃的飯菜送到公公和婆婆床前,等他們吃完再給孩子和自己做飯。看著她整天忙得像個陀螺,累得不成人樣,好心的人們經(jīng)常給她說,你現(xiàn)在完全可以離開這個家,只要離開這個家你的苦日子就到頭了,可她總是搖頭,因為這個家庭太需要她了。
孝在傳射中放射光芒,孝在堅持中凸顯厚重。在馬艷的悉心照料下,她的公公和婆婆雖然已經(jīng)85歲的高齡,一個癱瘓在床,一個渾然忘我,仍活得有滋有味,容光煥發(fā)。左鄰右舍都說如果沒有馬艷的孝敬之心,郭老也活不到今天,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了。要盡孝心并不難,難的是十余年如一日的孝敬。馬艷用十六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xiàn)了一個下崗女職工尊老愛幼、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普通媳婦的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來源:陜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