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06 22:21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年4月 | 查看:2482次
人物故事:
黃秀明,女,1980年1月生,中共黨員,隆安縣都結鄉(xiāng)政府婦聯(lián)主席。
2003年6月,團中央發(fā)起了大學生服務西部計劃志愿活動,黃秀明積極響應號召,來到大石山區(qū)——隆安縣屏山鄉(xiāng)進行為期兩年的志愿服務。服務期滿后,選擇留在貧窮落后的大石山區(qū),成為了隆安縣屏山鄉(xiāng)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的一名普通干部。
11年來,她幫助貧困學生、殘疾人、困難家庭,又成立了“璐曦愛心之家”聚集義工開展志愿服務、助人為樂事業(yè)。
牽線搭橋資助貧困學子
在出色完成當?shù)攸h委、政府、團委交辦的工作之余,黃秀明總是充分利用周末和平時下村的機會走訪貧困學生。
在走訪中,黃秀明發(fā)現(xiàn),屏山鄉(xiāng)因為貧困失學、急需幫助的貧困孩子有很多,僅僅靠她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黃秀明決定尋求社會的幫助。她撰寫了一篇題為《同一片藍天,不一樣的世界》的文章發(fā)表在母校的《旅專報》上,介紹屏山鄉(xiāng)貧困學生的情況,尋求母校師生的幫助;同時,她還將屏山鄉(xiāng)一些貧困孩子的相關材料上傳到《心守家園》助學網(wǎng),發(fā)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籌措貧困孩子的學費。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她得到了回應,很多愛心人士紛紛要求資助那些貧困學生。愛心人士的熱情相助,大大地鼓舞了她。就這樣,黃秀明開始了她探訪貧困孩子、尋找資助者的“愛心使者”之路。
尋找資助對象,了解家庭情況,征求意見,拍相造冊,核實反饋,掃描上網(wǎng)…… 要完成這些工作,黃秀明遇到很多的困難。山區(qū)路途坎坷崎嶇,她不會騎摩托車,有時搭同事便車,更多的時候則是走路,往往一走就是幾個鐘頭,幾年來她踏遍了全鄉(xiāng)山旮旯里的每個村屯的每戶貧困家庭。屏山鄉(xiāng)經(jīng)濟較落后,當時政府僅有的一部電腦只能用來打印材料,不能上網(wǎng),黃秀明就跑到50公里以外的縣城上網(wǎng),通過網(wǎng)絡,不斷地介紹貧困家庭孩子的窘?jīng)r,動員社會各界奉獻愛心。還有些人許多人對她的執(zhí)著很不理解,說她傻,說她逞能。但這一切并沒有使黃秀明改變初衷,她努力尋找資助人。
在她執(zhí)著的努力下,許多社會愛心人士主動聯(lián)系上黃秀明要求資助這些貧困家庭孩子。
籌辦“愛心超市”情暖貧困家庭
黃秀明走訪貧困學生時,看到幾個小女生衣著單薄破舊?;氐剿奚幔沓鲎约旱牟糠忠路?,又讓父母、姐姐們寄來了幾十件冬衣一并送給了孩子們??匆姾⒆觽兡玫健靶乱路钡母吲d勁,黃秀明開始在網(wǎng)上發(fā)布募捐信息,動員廣大網(wǎng)友為貧困山區(qū)困難群眾捐獻衣物。同時,她聯(lián)合楊向東、鄉(xiāng)政府干部隆雄文,開始籌辦“愛心超市”。2003年12月18日,屏山鄉(xiāng)“愛心超市”開張了。從那以后,到“愛心超市”領取衣物、米、油等物資的群眾絡繹不絕。助學活動也一步步上了軌道,越來越多的學生得到了“一幫一”的幫助,可以安心學習,不必再為交不起上學的費用而發(fā)愁。
2005年6月,志愿服務期即將結束,父母和姐姐們都勸黃秀明回陽朔,伯伯已經(jīng)為她在縣城安排好了工作。她也想回去,回到自己久違的、美麗的家鄉(xiāng),回到父母身邊。她第一次想到了放棄。受助學生黃麗貴聽說她要走,緊緊地抱著她說:“秀明姐姐,你走了,我們怎么辦?”那一瞬間她知道,她割舍不下孩子們了!
為了使自己死心塌地留下來,黃秀明再次說服了父母,并迅速與男朋友登記結婚,以這樣的實際行動,把自己的的心徹底的拴在了隆安!
艱難守候愛心奉獻無止境
黃秀明享受著助人的快樂,也備受煎熬。磨難,不止一次讓她想要放棄。
2006年年末,黃秀明剛降生三個月的兒子患腦積水,治療得花費一大筆錢!這對沒有積蓄、工資微薄的黃秀明夫婦來說,實在無力承擔??吹胶⒆影l(fā)病時那痛苦不堪的面容,黃秀明就心如刀絞,她第二次想到要放棄她的愛心事業(yè)!
一籌莫展之時,黃秀明的三姐想盡辦法籌到近萬元的藥費,更讓她欣慰的是,半年后,孩子病愈了。而在這半年里,捐衣服的包裹不斷地寄來,許多愛心人士在為屏山加油,黃秀明覺得自己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最初的夢想,她繼續(xù)利用業(yè)余時間堅持著操辦“愛心超市”和助學活動……
“璐曦愛心之家”集結社會愛心
2012年6月,她在隆安縣城成立了“璐曦愛心之家”,并在民政局注冊,成為隆安縣及至南寧市唯一一家注冊的民間公益慈善組織。“璐曦愛心之家”累計接受來自國內外地區(qū)的愛心人士捐贈5萬多人次,先后開展助學、助殘、助醫(yī)、送溫暖、抗旱送水等活動300多次,為900多名貧困學生籌措助學款150多萬元;為50多所農(nóng)村中小學校和20000多戶困難戶募集課桌椅、床架、蚊帳、棉被、輪椅、食品等價值185萬元的物資;為薄弱學校、貧困村屯籌集項目資金50多萬元。
黃秀明的愛心善舉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反響,多家新聞媒體也相繼采訪報道了她助人為樂的先進事跡,并稱她為“愛心使者”。她先后榮獲“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金獎”、全國百名扎根西部基層志愿者等多項榮譽。如今,作為傳遞愛心、播撒希望公益組織的領頭人,黃秀明正把“璐曦愛心之家”一步步引向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不斷地發(fā)展和壯大。有了黃秀明,有了愛心之家,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得到幫助,他們的人生也會因為有黃秀明,有愛心之家,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來源:廣西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