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30 14:0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7-13 | 查看:1544次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在這個社會上卻不斷有人用行動刷新著這一刻板觀念,85后孝女李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她年僅15歲時家庭突發(fā)變故,父親帶著弟弟離開,從此以后,照顧癱瘓的母親就成了她一個人的重擔,但她用13年如一日的堅守告訴世人,“久病床前也可有孝子”,孝道依然是這個時代的主流,是我們國家千百年歷史沉淀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行孝要及時,沒有年齡之分。李冰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而大多數(shù)人的15歲,還只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還在父母的庇護下不想長大。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其實在這里我想說“行孝要趁早”,明天和意外我們不知道哪個先來,而讓父母多一點時間去感受我們的孝心也未嘗不可??赡艽蠖鄶?shù)人的一生中永遠不會遇到什么大災大難,不會出現(xiàn)李冰家庭的這種情況,很多時候都是在風平浪靜中簡單的度過,但就算是在這種日常卻又消磨人的生活里,仍然要將孝敬父母放在首要位置。
“孝”是美德的本源,是做人的基礎(chǔ)。很多時候,我們恥于談論美德,會覺得美德像是一個高地,只能拿到神壇上去敬仰,而那些被贊揚為有美德的人,就如同圣人一般的遙不可及。蔡康永在《奇葩說》上面提到過,我們太過于把美德神化了,他希望我們把美德這個詞從神壇上拉下來,把它變成存在于我們?nèi)粘I钪械囊豁?。國外有人專門做社會調(diào)查說,人類所衍生出來的那些所有關(guān)乎美德的種子,好比“善良”、“謙讓”、“誠實”等等都是源于子女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回報。李冰照顧母親,就像從前母親照顧年幼的自己一樣,吃飯,洗漱,大小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想過停止,從沒想過放棄。烏鴉尚知反哺,人類又怎會忘記這一點準則呢。
愛能感染一切,所有的條件都將不是條件。李冰為了照顧母親,對男方的唯一條件就是能夠帶母出嫁,很多人都因為這一點望而生卻。然而“愛”是能改變一切的,男方被李冰對母親13年如一日的這份孝順打動,也因為這份愛而決定和李冰一起照顧母親。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都是源于其中出現(xiàn)了讓人產(chǎn)生敬佩感或代入感的愛。希望每一個看到李冰事跡而感動的人不要止于感動,而是開始行動。(彭靜云)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