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2:55 | 來源:湖南日報 第2015年12月21日 12版 | 查看:1300次
年已80歲的第三屆“湖南慈善獎”獲得者陳自緒,17年籌集600多萬元,幫助1161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yè)——
李逸峰 陳勇
“助學之路十分艱辛,但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不會終止。”12月18日,在第三屆“湖南慈善獎”頒獎現(xiàn)場,年已80歲,來自醴陵市黃泥坳街道辦事處五里牌社區(qū)的陳自緒榮獲“最具愛心慈善楷?!豹劊蛴浾弑硎?,醴陵市大樟鎮(zhèn)還有2個貧困學生的資助事情沒搞好,第二天就騎車下鄉(xiāng)去落實。
“風雨兼程欲何求,惟企學子成棟梁”,這是陳自緒掛在代步車上的宣傳語,更是老人的心靈宣示。
助學17年,騎壞8輛自行車、3輛助動車
1999年2月,當陳自緒的5個兒女全部成家后,心無牽掛的他決定助學,實現(xiàn)當年在湘西烏龍山打工時的承諾:“幫窮孩子走進課堂,讓山里娃延續(xù)求學夢。”騎著一輛單車,他就上了路。
2011年7月的一天,陳自緒騎著電動車趕往醴陵市神福港鎮(zhèn)西塘坪村,調查核實貧困學生馬如意的家庭情況。馬如意當年高考考了588分,被湘潭大學錄取。但家里經(jīng)濟十分困難。25公里的路程,老人騎了1個多小時才到。找村支書蓋完章,老人將如意拉到身邊,親切地囑咐:“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即告訴我,今年大學入學的學費你不用操心?!迸R近中午,馬如意的母親起身準備做飯,但陳老婉言謝絕,“這是我的規(guī)矩,絕不在受助學生家吃飯?!倍碌娜缫鈴募依锉С鲆粋€西瓜,塞在陳爺爺手里,并一直將陳爺爺送到村道上。
回家吃過中飯,已是下午2時,顧不上休息,冒著酷熱,老人又騎車趕赴10公里外的板杉鄉(xiāng)珠嶺村貧困學生郭美丹家。
17年來,陳老騎壞了8輛自行車、3輛電瓶助動車,往返跋涉近7萬公里。他遭遇過別人將自己疑為“騙子”的尷尬;也有拿錢請人幫忙,才將助動車推上高山之頂?shù)睦ьD;記不清有多少次爆胎,多少次餓昏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這一切都沒能止住他助學的腳步,先后募集助學資金600多萬元,幫助1161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yè),其中322名圓了大學夢。
只要孩子上好學,自己寧愿苦一點
“5月27日早晨5時30分,騎車去官莊中學,7時20分到;學校無人,決定去小橫江村雙江寺組探訪貧困學生,8時10分到參甲坡,步行55分鐘,到去年資助的一對雙胞胎學生家;13時,去小橫江小學,找學校推薦兩名貧困生;14時,步行5公里去官莊中學初一貧困學生賴暮英家;15時30分,步行1個小時,來到鵝頸村宋家坡組貧困學生胡賓家;16時50分,返程,18時40分到家……”
這是陳自緒老人在日記本中記錄2014年一天的行程。當天,老人騎車、步行100余公里,先后走訪兩所學校、兩個村3個組、4名受資助的學生。
從助學之初,老人就開始記日記。通過他的日記本,我們看到17年來,陳自緒走訪了449所中小學,為1188名貧困學子建立起一套完整調查檔案,記下了500多萬字的調查筆記和電話記錄。
為了救助更多貧困學生,陳自緒寧愿苦自己。2014年以前,他一直住在土墻房里,當?shù)卣鞯貢r他分得幾萬塊錢,但他放棄了建新房的機會,把征地拆遷款全部用于幫助貧困學生。
他的事跡被全國20多個網(wǎng)站、50多家媒體宣傳報道,他先后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湖南省關愛女孩十大新聞人物”、“株洲市道德模范”等。還被邀請到廣東海洋大學、湖南傳媒學院等高校講課,他用樸實的語言諄諄教導學生,為人要忠誠,勤勉務實,學會感恩,勤儉節(jié)約。
陳自緒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感動了許多人。曾受助于他的大學生丁又專,從大二開始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一些錢來幫助陳老扶助其他貧困學子。在碩博連讀期間,又用自己勤工儉學賺來的錢資助困難學子張艷如、孤兒楊思雨等,他說自己要把陳老手中的愛心助學接力棒一直傳下去。如今,陳老扶貧助學之路走出了醴陵,鄰近的攸縣、株洲、瀏陽也有他的足跡。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