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6-23 21:11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6-08-25 | 查看:1372次
“有事就叫我,隨叫隨到”,這是汪勇對群眾的承諾。從2006年轉業(yè)至西安市公安局,十年來他從未背棄過這一承諾。
從“三秦楷?!钡健皶r代楷模”,汪勇從一名普通的社區(qū)民警成長為陜西公安的一面旗幟。
8月23日,在全省公安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由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聯(lián)合開展的“汪勇式集體”和“汪勇式個人”創(chuàng)建活動(簡稱“雙創(chuàng)”)評比揭曉,全省公安隊伍涌現(xiàn)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長安路派出所等3個單位作為“汪勇式集體”、民警郝世玲等7名同志作為“汪勇式個人”受到表彰獎勵,并分別榮記集體二等功和個人二等功。
“雙創(chuàng)”活動掀起熱潮
2015年1月,全省公安機關“雙創(chuàng)”活動全面開展?;顒娱_展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以活動為載體,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形式,教育引導廣大民警積極向汪勇學習,自覺向汪勇看齊。
“自己手中這一點小權利是人民賦予的,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堅決不能利用權力謀一己私利?!边@是寶雞80后交警王樂經常說的一句話,他是“最美寶雞人”、“最美交警”,是“雙創(chuàng)”活動中的先進典型之一。
今年3月,借助紙質、平面、網絡各大媒體平臺,全省初步選定的154名先進典型的事跡得到了集中展示,網站專題點擊率達到595.7萬人次,群眾投票總數(shù)達207萬人次。
一時間,“汪勇精神”在三秦大地迅速拓展和蔓延。廣大民警自覺向汪勇看齊,以絕對的忠誠,對公安事業(yè)的熱愛,積極投身“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偉大實踐中。
“雙創(chuàng)”活動成為我省打造過硬公安隊伍的有力抓手,培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響亮品牌。
西安市公安局打出“雙創(chuàng)”評選與“雙感動”評選的組合拳;延安市公安局開展“學汪勇,做寶塔山下忠誠衛(wèi)士”等多個主題活動;寶雞市公安局探索形成了由“一線單位”到“警種部門”再到“市局”的“梯隊式”典型培樹機制。
多地爭相開展學習“汪勇精神”,涌現(xiàn)了許多“汪勇式個人”和“汪勇式集體”?!白蠲郎鐓^(qū)”里的“最美片警”郝世玲;在“無情”中彰顯大愛的“四不”所長彭程;刑偵技術的“老黃?!狈泻?。他們用行動讓自己在隊伍中閃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汪勇精神”傳承者從一個人到一個集體、一支隊伍。不忘初心的“常青衛(wèi)士”——長安路派出所,華麗逆襲的最勵志警隊——臨渭交警大隊,5個人的“最暖心”派出所——勞山派出所。
不忘初心,牢記“我是誰”
汪勇曾經給彭程說:“你現(xiàn)在當所長了,對社區(qū)警務工作一定要更加重視呀!”這句話彭程時刻記在心里。
彭程現(xiàn)在是銅川市公安局耀州分局天寶路派出所所長,“社區(qū)就是我的家,群眾就是我的親人”,彭程說,“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時刻將這句話掛在嘴邊并身體力行,在他所管轄的社區(qū)老百姓把他當“親人”。
清官難斷家務事。彭程因處置家務事結緣了田花老太太,并成為多年的牽掛。
年近八旬的田花老太太,兒子、兒媳爭吵不斷,家中瑣事讓老太太找到彭程,經過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老人把家里事放下了,彭程卻把老太太放到了心上。彭程一有時間就去給老人送些吃的,幫忙干些活。聽老人說平時一個人在家無聊,幾天后彭程就將一臺電視機送到老人家。
“人民公安為人民,牢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彭程用責任和行動服務百姓,他一直牢記“我是誰”——人民的公仆。
在洛南縣公安系統(tǒng),你要是問起誰是“老黃?!?,干警們準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樊有宏”。
“咬定青山不放松”,樊有宏的精神體現(xiàn)在一個“?!弊稚?。學習上鍥而不舍像“犟?!保瑸榱丝邢滦淌录夹g這塊硬骨頭,他整理抄寫了50余萬字的筆記;工作上甘于奉獻像“老黃?!?,他說:“基層離群眾最近,離發(fā)案現(xiàn)場最近,也是最能體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地方。”
“‘雙創(chuàng)’活動,不僅是公安機關的一次精神提升,更讓警民關系得到一次提升,普通群眾的心與公安干警的心更近了,更親了?!笔」矎d常務副廳長曾嵐說。
旗幟引領,建強隊伍
大冬天的晚上不睡覺在社區(qū)巡查;給鄰里街坊當和事老化糾紛;自掏腰包給人解難……一件件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汪勇心里卻是放不下的“大事”。一點一滴,潤物無聲,正是“汪勇精神”的寫照。
旗幟引領,爭先創(chuàng)優(yōu)尉然成風,一次“雙創(chuàng)”涌現(xiàn)出無數(shù)汪勇。
在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長安路派出所,有親自身背80多歲老人上樓的副所長陳權;有夜守車玻璃被砸轎車10小時的巡警毛柏楊;有在10噸垃圾中翻出價值20萬元名表送還失主的刑警魏正……在長安路派出所,55位民警組成一支隊伍,守護著一方平安。
在紅色根據地延安的偏遠農村甘泉縣勞山,有這樣一個5人暖心派出所。5名民警服務著10個行政村,6541名群眾。辦事有責任心,接待群眾有耐心。在他們的協(xié)調下,轄區(qū)視頻監(jiān)控體系逐步完善,震懾了犯罪;在他們努力下,年老體弱、出行不便的孤寡老人享受到了預約上門服務。在當?shù)厝罕娦哪恐?,他們就是親人。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他們在“汪勇精神”的指引下,將忠誠與汗水灑在守衛(wèi)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警察故事。
“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公安隊伍建設永遠都在路上!”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杜航偉說,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堅強領導下,省公安廳將把“雙創(chuàng)”活動作為隊伍建設一項有力抓手,打造政治過硬、業(yè)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公安隊伍,為建設“三個陜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供堅強保障!(陜西日報 記者 韓巖 通訊員 陳磊)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