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4-14 11:05 | 來源:楚天都市報 2017-04-11 10版 | 查看:2190次
武湖派出所有個副處民警 多次放棄升職機會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王坤(中)深入社區(qū),向群眾了解情況
楚天都市報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陳龍 雷琳 李鵬
在武漢市黃陂區(qū)武湖派出所,有一位45歲的副處級“老民警”,級別比所長(正科)都高。他充滿干勁,沒有絲毫官架子,所里每次評優(yōu)評先投票,他都是第一名,但他幾乎每次都主動放棄榮譽,甚至主動放棄升職,到現(xiàn)在都只是一名服務社區(qū)的“小民警”。
“把升職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我就喜歡當一名社區(qū)民警?!辈还苁屈S陂區(qū)公安分局領導找他談話,還是面對記者采訪,王坤都這樣說。
98抗洪組建“突擊隊”
說起武湖派出所的社區(qū)民警王坤,同事們都親切地喊他“坤哥”。這不僅代表王坤年紀大,關鍵是他作風硬朗,大家都很敬重他。王坤1972年生于安徽臨泉,1992年10月,他揮別家中父母,來到駐鄂空降部隊。從軍19載,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副團級軍官,榮立3次“個人三等功”。
1998年夏,長江流域發(fā)生大洪水,王坤所在部隊得到命令前往洪湖段抗洪搶險。王坤擔任隊長,帶領30名黨員組成“黨員突擊隊”。一次凌晨4點巡堤時,王坤發(fā)現(xiàn)堤段上有一個位置冒出水花,經(jīng)驗告訴他,這是管涌,如果不及時排險后果不堪設想。王坤立即安排專人向上級匯報請求支援,自己帶領“黨員突擊隊”扛起沙袋排險,400多人奮戰(zhàn)4個多小時,終于化險為夷,守住了大堤。
2011年11月16日,對他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轉業(yè)。他猶豫的倒不是副團干部身份,而是他已經(jīng)成為了半個“武漢人”。他對自己下達命令:“留在大武漢!”
幫助癮君子重回正道
來到武湖派出所,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他堅持多聽、多看、多學、多做,不到半年,便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
王坤負責的武湖街高車社區(qū)、青龍社區(qū),共2萬余人。上周五,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湖派出所時,所里正部署“萬名警察進社區(qū)”活動,王坤來到社區(qū)向村民、工人發(fā)放自己的名片,主動申請加入居民自建的微信群。
王坤主動加入派出所的禁毒工作中,幫助轄區(qū)吸毒人員擺脫毒品。26歲的陳某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兒子三口之家其樂融融。2016年6月,他因吸毒被處以治安拘留。王坤在社區(qū)開展幫教工作時,了解到陳某的情況。王坤勸誡陳某:“男人要有擔當,要對家庭負責,吸毒百害無一利,不僅鄰居看不起,甚至不愿與你交往,趁年輕趕緊步入正道!”多次的耐心教育,陳某終改邪歸正。由于無法開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陳某找工作遇到麻煩。王坤聯(lián)系轄區(qū)企業(yè),自己做擔保人,為他介紹了一份快遞員的工作。如今,兩人已成為好朋友,經(jīng)?;ネ娫?,聊聊工作、生活上的事。王坤說:“轄區(qū)的企業(yè)、群眾信任我,對我就是莫大的榮譽?!?/span>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在派出所,王坤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派出所每年都會進行投票,按投票結果進行表彰。每年,王坤的票數(shù)都是最高,但每次上報時王坤都會婉言謝絕。參警多年,王坤僅獲得一次“黃陂警星”和一次“優(yōu)秀公務員”榮譽稱號,這還是領導和同事執(zhí)意要給他的。
2014年,黃陂區(qū)公安分局有一次干部調整的機會,經(jīng)民主推薦,大家一致推舉王坤。領導找王坤談話,可他還是那句話:“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比缃?,他還是一名普通的社區(qū)民警。武湖派出所所長黃??≌彝趵ち私庠颍趵ばχf:“我就喜歡當一名社區(qū)民警?!?br/> 王坤告訴記者:“不管以前在部隊怎么樣,轉業(yè)就意味著重新開始,我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社區(qū)民警,我很喜歡跟群眾打交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