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1-15 20:15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1年5月30日 | 查看:2180次
班銀城,男,漢族,1980年9月生,河北省邯鄲市香道食品有限公司職工。
班銀城身世不幸,父親早逝,母親帶著4個孩子艱難生活。他13歲那年,母親在回娘家的途中走失。班銀城用了17年時間,踏遍四省千村終于找到母親。他的執(zhí)著和孝行勾畫出一幅當代孝子圖。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有母親在,雖然日子艱難,但是也沒有感覺有多么的苦。自從母親失蹤后,兄妹幾人就像失去了方向,生活更加艱難。姐姐自小寄養(yǎng)在外難以自顧,哥哥為了養(yǎng)家在外打工。還是孩子的班銀城負擔起自己和妹妹的生活。挨餓是家常便飯,這時他會有一個念頭:讓妹妹能夠吃上飯,他就知足了。轉眼春節(jié)來臨,聽著家家戶戶喜慶的鞭炮聲,想著自己生死未卜的母親,班銀城兄妹蜷縮在家中黯然淚下。娘!你究竟去了那里?妹妹,哥哥發(fā)誓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要找到娘!生要見人,死要見尸。剛滿14歲的班銀城懷揣著東拼西湊的22.2元,第一次踏上了尋找母親的道路,這一走就是17年。他輾轉武安、涉縣,一無所得。在涉縣更樂鎮(zhèn)身無分文、饑寒交迫的班銀城留在鎮(zhèn)上的磚廠打工。由于年齡小,身體弱,別人每天能掙10元錢,他只有2元錢的工錢。一個月后,他懷揣著53元錢又到了邢臺,邊打工邊找母親,兩個月沒有任何消息,無奈之下只得回家。班銀城來到父親墳前獨自落淚,爹!娘究竟在那?我們好想她!他堅信母親一定還活著,一定要找到。年后,他再次背起行囊開始了尋母之旅。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先是找一份短工,在工作之余尋找各種關于母親的信息。三年多的時間,班銀城的足跡踏遍了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四個省份,只要哪里出現(xiàn)一點有關失蹤老人的信息,他都會不辭辛苦的趕到,但是一次次抱著希望而去,一次次的失望而歸。哥哥班發(fā)城和他商量,哥哥在外打工掙錢,專門供弟弟尋找母親。得到哥哥經(jīng)濟支援的班銀城,將尋母的目標放在了一些大中城市,鄭州、安陽、駐馬店、威海、青島、邢臺。這期間,班銀城成了家,家里的收入他都用于尋找母親。妻子在不理解中,很快棄他而去。舅舅不止一次勸說班銀城:“孩子,放棄吧!你好好成個家過日子吧,不能這輩子都荒在這上頭呀!”班銀城堅定地答道:“找不到娘我就一輩子不見你。”
多年的尋找讓班銀城意識到目光應該集中到偏僻山區(qū)村莊。為了方便尋找母親,班銀城當起了貨郎,開始在鄉(xiāng)間村落邊賣貨邊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7月6日,班銀城在石家莊市平山縣孟家莊鎮(zhèn)黃家灣擺攤賣貨,意外地找到了日夜思念的母親。67歲的賈書梅在兒子的癡心苦尋下終于再次踏入家門。
2010年,班銀城被評為年度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責任編輯:丁軍勤)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