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11-20 08:00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08年04月06日 11:49:29 | 查看:2373次
富民企業(yè)家胡朝榮(記者 杜文蕾/攝)
在富民的大山深處,總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富民企業(yè)家胡朝榮斥資百萬為整村蓋別墅,云南龍閘壩村民告別危房住進新房——這,就是在富民還不為人知的傳奇。
順著富民縣羅免彝族苗族鄉(xiāng)西核村委會龍閘壩水庫沿線一路行駛,每隔一段路就能見到的散在山間的村寨,與其他地方的農(nóng)村民居并無區(qū)別,單調(diào)、陳舊,一看就是有著多年歷史的老房子。過了西核村委會再往前走,沿途群山簇擁,彎曲的道路像是沒有盡頭,讓人懷疑前面是否還會有村莊,行駛了十多分鐘后,來到龍閘壩村民小組時,眼前不由得豁然一亮:這里一排整齊的別墅,一樣的設計,一樣的院壩,一樣的2層小樓,每家門前都是水泥路,出門來就是村前的大道。在這個偏僻的大山里,這一切顯得是那么的特別。
授人以漁共同致富
村民周桂英牽著一條黑狗走來走去,老人今年78歲了,仍然耳清目明。她指著別墅后的一片磚土房說,以前村里幾代人都住在那片老房里,陰暗潮濕,去年雨季來臨,山體滑坡,家家戶戶的房子都開裂,成了危房,大家住著很不安心,“是大侄子給我們蓋了新房,我們現(xiàn)在幸福了,吃也安逸了,睡也安逸了,怕是能多活幾年呢。”
老人說的“大侄子”,就是胡朝榮,一個從羅免鄉(xiāng)西核村走出去的農(nóng)家子弟,現(xiàn)在是富民榮恒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jīng)理。他還是富民縣政協(xié)委員,常常下鄉(xiāng)了解社情民意,去年7月,胡朝榮聽說龍閘壩村民小組遭遇山體滑坡,全村7戶人家需要整村搬遷,民政部門每家補助了幾千元,但是建房的費用遠遠不夠,這也成了當?shù)卣患^痛的事。胡朝榮急政府所急,當時就想每家?guī)椭?萬元建房,可余下的款項,村民還是拿不出??粗粡垙埥箲]的臉,胡朝榮干脆又作出了一個令人詫異的決定: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蓋一個新農(nóng)村,讓村民徹底告別過去的生活。
說干就干,從規(guī)劃、設計到施工,從鋪設排水管道、修整道路到連排的小別墅建成,胡朝榮帶著施工隊加班加點地干,希望能讓村民們在新家里過年?!凹热桓闪?,就要干好,各種設施一步到位,讓村民拿著鋪蓋就能住進來。”胡朝榮連室內(nèi)裝修都考慮到了,整個工程全部算下來投資近百萬元。
在今年春節(jié)前,每天都在翹首期盼的村民終于搬進了新居,那一天,7戶人家全部放起了鞭炮,比過年還熱鬧?!澳軌蜃∵M這樣的房子,我們這輩子都不敢想?!贝迕颀埾捎⒄f那天大家都激動得很,一邊放鞭炮,一邊掉眼淚。81歲的李淑珍老人更是哭得像個小孩子,因為他們實在難以相信想都不敢想的事竟然能變成現(xiàn)實。
走進龍仙英家,外面的大門是防盜門,屋里全部鋪著光滑的地磚,一樓一間倉庫,一間臥室,有廚房和衛(wèi)生間,通往二樓的樓梯扶手是锃亮的鋁合金,樓上3間臥室,還有一個不小的陽臺,每間房都是華麗的實木門。每家都是同樣的構(gòu)造,就連窗簾都是一樣白底帶花的,那是胡朝榮的媳婦親手挑選來的。
住進小別墅的村民每戶只需象征性地支付幾萬元的建房款,但至今還沒有哪戶村民交得出來,全都欠著呢。實際上胡朝榮就沒想過能馬上收到這筆錢,他只是希望村民在壓力面前能產(chǎn)生動力,能夠不斷地發(fā)展經(jīng)濟,讓日子越過越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胡朝榮認為,建新農(nóng)村,不只是蓋房子,要給他們思路,要扶貧,先扶智,要治窮,先治愚。一個地方貧困,跟人的觀念有密切關(guān)系。他經(jīng)常給村民講致富經(jīng),動員他們種核桃,因為干果好儲存好運輸。龍納河生態(tài)谷要搞旅游開發(fā),到那時山茅野菜將是旅游者的最愛,他建議村民以后可以建農(nóng)家樂,并帶他們?nèi)e處的農(nóng)家樂開眼界。
在胡朝榮的帶動下,龍閘壩村家家都種上了核桃樹,多的幾千株,少的也有數(shù)百株,等到過兩年掛果,農(nóng)民的收入就會有大的改觀。
真情無疆是大愛
龍閘壩村的幸福生活著實讓鄰近的村民羨慕不已,有人不信,特意走了十多里的山路來“參觀”,看到漂亮的新房子,他們信了,當聽說是胡朝榮給蓋的,他們更信了。因為10多年來,胡朝榮做的好事不計其數(shù)。
1996年起至今,胡朝榮每年拿出一筆資金作為西核村公路維護費;
1997年,西核村委會蓋辦公樓,胡朝榮給予了數(shù)萬元的支持;
2004年,胡朝榮出資150余萬,修通了西核村委會6個村民小組15.3公里的便道公路;
2004年,為修建西核小學捐資4萬元,為赤就一小學修建了籃球場;
2006年至今,每年春節(jié)回到家鄉(xiāng),胡朝榮都要看望村里的老人,為近百名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了100元的慰問金;
羅免的一學生以高分考取了重點高中,但貧困的家庭出不起費用,父母都不希望他再上學了,胡朝榮聽說后,立即讓媳婦送去了學費,并囑咐他安心讀書。像這樣對貧困學生的資助,胡朝榮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這些年來就沒間斷過,直到現(xiàn)在還在資助著3名學生。
做一次好事,做一件好事,做一天好事,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要持之以恒的、鍥而不舍,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做下去,這就需要有一種奉獻精神,有博大的胸懷和一顆愛心。
在富民,胡朝榮也許算不上是最富有的企業(yè)家,但他富而思進,富而思源,對社會回報的力度卻絕對不小。10余年來,胡朝榮先后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農(nóng)田水利、交通、集鎮(zhèn)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yè)捐資累計達300余萬元。
“好事做得太多了,數(shù)都數(shù)不清?!蔽骱舜鍟浝钫F掰著指頭數(shù),十指都過了一遍,胡朝榮的事還沒說完。“整個西核村委會1356人,人人都曉得他,整個鄉(xiāng)10個村委會,他都給予過幫助。”
贈人玫瑰,指留余香。不知胡朝榮是否經(jīng)常說這句話,但他的行動卻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賺錢只是謀生方式,能給予他人幫助才是幸福?!闭腔谶@樣的想法,鑄就了胡朝榮十多年如一日地盡已所能,排難解紛,發(fā)展企業(yè),回饋社會。
胡朝榮希望能夠通過每一件點滴小事,影響更多的朋友加入慈善行動中來,能盡可能地幫助別人,因為“社會事業(yè)單靠政府的力量遠不夠,還需要社會、企業(yè)和公民積極參與?!边€因為,“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做善事,生活就增添了一份美麗,兩個人做善事,生活就增添兩份美麗……人人都主動熱情地幫助人,生活就充滿了溫暖的陽光!
(責任編輯:周仙姿)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