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2-25 16:39 | 來源:湖南文明網(wǎng) 2023-07-06 | 查看:216次
駱永紅,女,漢族,1969年11月出生,益陽市大通湖區(qū)第二中學高級教師。
駱老師堅持五年如一日送教上門,用愛呵護殘障學生成長,用心喚醒學生用語言和行動表達生活需求;按摩肢體、扶床活動,為生命加油,為成功鼓勁,為突破喝彩,在情暖殘障兒童的道路上,她微笑前行。
五年來,她不計個人得失,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駱老師送教上門的殘障學生有十多個,送教次數(shù)三百余次。她教這些殘疾的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鼓勵她們對生活充滿信心,教育她們要身殘志堅,身殘志不殘。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她堅持自主學習特殊兒童特色課程和幼兒心理學。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研制給殘障兒童上課的教具。每送一次寫一次總結,歸納教學體會,制訂下堂課的教學方案。不斷提高送教質(zhì)量,完善教育教學方法。
小艷生下來就肢體多重殘疾。給原本期盼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重陰影。可是禍不單行,她7歲時,家中的頂梁柱爸爸因癌癥過世了。導致只上了幾個月小學的小艷輟學。2018年9月,駱老師得知小艷的情況后主動來到小艷家里輔導她識字、算數(shù),為她講勵志故事。駱老師多年的精心輔導,幫助小艷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駱老師的送教給小艷帶來了歡樂,每當駱老師走進她的家門,她就滿面笑容迎上去,駱老師上完課離開時,她總是依依不舍拉著駱老師的手。
送教上門是為殘疾兒童架起的一座教育橋梁,能讓這些孩子即使不在學校,也能夠接受到教育。要做到這看似簡單的空間轉換并非易事,它需要的不僅是專業(yè)的知識,更需要天長日久的堅持、付出和陪伴。送教的孩子有的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導致精神和智力殘疾,這些孩子不能與人溝通,不能表達自己的生活需求。針對這樣的孩子,駱老師會千方百計引導他們控制情緒,努力用語言和行為表達生活需求。有些孩子是腦癱,這些孩子缺乏自主運動能力,只能長期躺在床上,這些孩子的教育以運動訓練為主。駱老師細心地為他們按摩肢體,扶他們起床活動。還根據(jù)孩子們的需求運用夸張的表情講故事,激發(fā)他們對外界的關注和內(nèi)心的快樂。小燦因為車禍而變成腦癱。駱老師為她制定了針對性很強的教學方案,將上述措施綜合運用到她身上,小燦學習上進步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快樂,也給她的父母增添了信心。在駱老師執(zhí)著幫助下,如今的小燦雖然不能行走也不能說話,但是每次送教,都可以看到她臉上無法抑制的喜悅。
春風送暖,潤物無聲,路遠且艱,默默前行。駱老師融愛心于教育,集善舉于言行,不求春華秋實,但求給殘障孩子希望,指引殘障孩子向前。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