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2-25 14:41 | 來源:湖南文明網(wǎng) 2023-10-19 | 查看:7870次
廖正安,女,漢族,出生于1971年12月,中共黨員,個體戶。廖正安她俠義心腸,自家面館關(guān)愛弱勢群體;友善鄰里,持續(xù)多年照顧年邁癱瘓鄰居母女;心系居民,發(fā)揮黨員奉獻精神,被居民稱切地稱之為“新時代的活雷鋒”。
一家面店撐起一個家,她用真情撫慰弱勢群體
“人家對我好,我就要對人家好!”這是廖正安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十多年前,廖正安和丈夫方雙雙下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在社區(qū)的支持下,在鄰居的幫助下,2007年,她在所住的食為天巷支起了個小面攤。品質(zhì)有保證,為人又熱情,生意一直都不錯。一個人忙不過來,在外打工的丈夫也回來幫忙。夫妻倆用心經(jīng)營,從沒有固定場所的小面攤發(fā)展到有一定規(guī)模的“志新面館”,成為巷子里的美食招牌。
人家的好,廖正安記在心里。為了回報社區(qū)鄰里的幫助,店里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遇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殘疾人、困難居民來店吃早餐,會給予優(yōu)惠甚至免費。她經(jīng)常說:“我沒有別的本事,送幾碗面條還是可以的?!币姷侥切╅L身體的學(xué)生、壯勞力之類,夫妻倆總會多抓一把面條下到鍋里,多舀一些肉沫。因為吃過苦,廖正安更懂人情冷暖。有一次,面店里來了位流浪女子,衣著破爛,她趕緊拿了自己的一套衣服給女子換上,又連忙下了一鍋面條??粗永峭袒⒀剩握残纳鷳z憫:“以后你每天來我店里,我給你下面吃!”女子似乎聽懂了,此后一年多,流浪女子每天都會過來,廖正安也為她提供了一年多的面條,后來女子不知去向,她十分擔憂,還發(fā)動鄰里大街小巷的尋找。
心頭牽掛苦命母女,多年照顧兩家親如一家
在謝淑英母女心里,廖正安就像照進她們生命中的一道光。丈夫去世后,謝淑英獨自照顧著因病癱瘓的女兒。年邁的她,越來越有點力不從心。廖正安還記得第一次去她們家的情景:昏暗的房間、兩個女人一老一癱、房子里總有一股尿騷味兒,讓人不忍久待。見到這一幕,心善的她暗下決心要幫助他們。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從此廖正安夫婦多了一個母親、一個妹妹,家里有什么事,老人就站在自家陽臺,喊在面店里忙活的夫妻倆。夫妻倆總是隨喊隨到,大到陪著去醫(yī)院看病,采購些生活物資,小到換個燈泡、裝個開關(guān),夫妻倆跑上跑下,從無怨言。
更讓謝淑英老人感動的是,廖正安家里做了好吃的,總要給她們母女倆送些過來。每年的除夕,兩家人一定要熱熱鬧鬧地在一起過。夫妻倆把做好了的飯菜,用籃子提著,一趟一趟地往謝淑英老人家里提,老人也會做幾道拿手好菜,這特殊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歡天喜地?!皩⒛概畟z接到自家來,不是省事多了?!编従雍眯暮靡獾貏窳握?。廖正安說:“老人戀家,總認為在自家要方便,沒事,我們就多跑一下而已?!?/p>
有一次,謝淑英老人眩暈癥特別嚴重,需住院治療。廖正安將老人女兒接到自已家中,照顧了十多天。店子里的事情很多,她特意找了個親戚來幫著做事,自己將重心全放在了老人女兒身上。女兒牽掛著母親,她還用輪椅幾次推著其去醫(yī)院看望。
廖正安對謝淑英母女傾注一片真情。那年老人生日,她花了一千多元,給謝老買了臺智能手機;后來,她又給老人女兒買了一臺嶄新的輪椅、一個新手機。她還手把手地教會這對母女使用智能手機,“有了手機的陪伴,我那老妹兒生活會多些精彩?!绷握部吹剿齻兡概_心的熟練使用智能手機時,打從心里的高興。
她是社區(qū)急先鋒,大小事務(wù)都積極參與
廖正安是一名黨員,她發(fā)揮黨員的先進性,熱心參與社區(qū)事務(wù),從普通居民逐步成為樓棟長、鄰長、居民代表小組長,身上的頭銜越來越多,她更感責(zé)任重大。小區(qū)里有不少上了年歲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他們的安全,她牽掛在心。每天晚上,她都要站在院子里,朝他們的窗口望一望,看到有燈,心里就踏實;老舊小區(qū)安全隱患重重,她每個月都要去仔細檢查,看消防設(shè)施設(shè)備是否正常。
廖正安的熱心,有口皆碑。社區(qū)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疫情防控等,她總是沖在最前面?!昂枚啻?,我看到她拿著小鏟子,帶領(lǐng)居民在清除樓道里的那些‘牛皮癬”,干得滿頭大汗?!鄙鐓^(qū)干部龔敏對廖正安打心眼里佩服。
廖正安積極聽取社情民意,及時向社區(qū)反饋,幫助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曾經(jīng)在日常巡查時,她發(fā)現(xiàn)有棟居民樓樓梯扶手損壞較為嚴重,她擔心居民夜間出行時出狀況,第一時間向社區(qū)匯報,得到了妥善解決。小區(qū)組建夜間巡邏隊,她率先報名,她和隊友向住戶宣講防詐騙等相關(guān)知識同時,用日復(fù)一日的堅持守護著小區(qū)的安寧與祥和。
2021年6月起,人民路社區(qū)通過自籌、發(fā)動社會力量等方式,辦起了愛心食堂,為轄區(qū)80歲以上的老人、特困殘疾人等,免費提供中餐。廖正安就成了愛心食堂的一名志愿者,她每天洗菜、擇菜、送餐,不惜力氣?!袄先说慕裉炀褪俏覀兊拿魈?,善待他們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她這樣吐露心聲。后來,為開源節(jié)流,社區(qū)開辟了一個愛心菜園,她又是菜園種植大軍中的先鋒,除草、種菜、摘菜,只要一聲召喚,立馬就趕了過來。
廖正安就像一面鮮艷的旗幟,她的愛心感動了身邊無數(shù)人,帶動了更多人來做志愿者,她是居民的熱心人,是社區(qū)的好幫手。
益陽廣電(2023年3月8日)《3·5學(xué)雷鋒日|“愛心樓”里的暖心故事》;益陽日報(2021年3月17日 )《“愛心樓”里的那些暖心事》;益陽市人民政府網(wǎng)(2021年8月11日)《人民路社區(qū) 一呼百應(yīng)“疫”線筑堡壘》;益陽市文明網(wǎng)(2021年8月18日)《廖正安一“面”之交誠為本》;益陽日報 (2023年7月21日)《身邊好人|愛心食堂里有一群熱心志愿者》。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