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7-03 19:36 | 來源:安徽文明網(wǎng) 2023-06-21 12:55 | 查看:1740次
“我只是給了一個病人生的希望?!焙涂h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馬成功近日從蕪湖弋磯山醫(y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面帶微笑,懷抱鮮花,像英雄般凱旋。
提起捐獻造血干細胞,得從馬成功的一次獻血說起。2022年5月的一天,馬成功和同事一道在縣政府一樓大廳獻血。獻血前,填寫相關(guān)信息時,有志愿者邀他加入中華骨髓庫。聽志愿者介紹,加入后,即使骨髓入庫,也不一定能匹配上,有的好幾年也沒匹配上。骨髓匹配成功概率很低,他想,不就是取個血樣嗎,就二話沒說留了樣。
馬成功壓根沒把這事放在心上。2023年2月8日,他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你的血樣與病人已經(jīng)匹配上,同不同意捐獻?”當時他心里著實有點緊張,主要是他不了解捐獻骨髓的相關(guān)知識,以為捐獻骨髓就是抽骨髓血,而且對身體還有影響。一連串的不解和疑問,此時一股腦地拋出:造血干細胞有什么流程?怎么抽?對身體有沒有影響?……通過對方耐心地釋疑解惑,他才知道,原來捐獻造血干細胞,先打動員劑,需將大量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由于動員劑藥物的作用,捐者大多有一些短期藥物不適,會出現(xiàn)輕中度的骨痛。通過科普,以及在網(wǎng)上瀏覽這方面知識,他心中有底:捐獻骨髓不就是取血樣嗎?又不是穿刺骨髓取血。
據(jù)馬成功介紹,2021年5月的一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左腳跟骨摔成骨折,沒辦法,只得去醫(yī)院做手術(shù),上了鋼板、釘子。當年10月的一天,在獻血時,他被告知手術(shù)半年內(nèi)不宜獻血。術(shù)后一年,父母催他快做拆鋼板手術(shù),而他以“現(xiàn)在很忙,沒時間”為由搪塞。特別是2022年5月后,每次回家,父母就催促他快做手術(shù)。今年3月初,他痛下決心請假去醫(yī)院做了拆鋼板手術(shù)。
術(shù)后沒幾天,馬成功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他做體檢,由于腳無力下不了地,他表示身體痊愈后再去做。今年4月中旬,他主動聯(lián)系紅十字會,按其要求做了相關(guān)體檢,結(jié)果均符合要求。被問及是否愿意捐時,他連說:“捐捐捐?!?/p>
2023年5月19日,馬成功在蕪湖弋磯山醫(yī)院接受造干動員劑的注射,為采集造血干細胞做前期準備。次日他接受了兩針動員劑注射,為的是在外周血采集足夠數(shù)量的造血干細胞,他一共需要接受9針注射,在5月21日注射第4針動員劑后,不適反應(yīng)來了,腰有點疼,漸漸地,到了晚上全身疼痛得特別厲害,仿佛有蟲子噬咬自己,他想緩解一下吃點止疼片,但值班醫(yī)生說,這會干擾血常規(guī)檢測,他便咬咬牙硬挺著。5月24日上午,造血干細胞采集開始,他的左右兩只胳膊分別被插上粗粗的針管,血液從左胳膊流出,經(jīng)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出部分干細胞后,再由右胳膊流回體內(nèi)?!皬纳衔?點一直到12點20分,總共取了275m|干細胞混懸液?!瘪R成功笑言。
馬成功所捐的干細胞混懸液作為“生命火種”立即被運送千里之外,為一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通訊員 常興勝)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