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2 18:51 | 來源:江蘇文明網(wǎng) 2022年12月 | 查看:518次
?
薛建新,男,1981年生,南京市高淳區(qū)椏溪街道蕪太村稠圩宕自然村木匠。雖是普通勞作者,卻心懷大愛,無償獻血18個年頭,獻血量相當于3-4個成年人身體里所有的血量。在薛建新的帶動下,他身邊的親人朋友也陸續(xù)加入了獻血的隊伍。以血獻愛,獻出的是對社會的責任心、對每個生命的珍重。2016年,他更是申請簽署了死后遺體捐獻承諾書,即使日后生命走到終點,也要盡可能地為他人帶來希望與溫暖。用善良作底色、用奉獻丈量人生,無償獻血18載,薛建新用熱血在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舉動,感動淳城。薛建新還被評為2021年度南京市勞動模范、2022年度南京好人等榮譽稱號,他們一家也被評為“南京市最美家庭”。
18年堅守,帶動身邊人一起獻血
現(xiàn)年41歲的薛建新是一名木匠,多年來一直在溧陽和南京等建筑工地打工。談及為何加入無償獻血的行業(yè),薛建新表示,自己七八歲時,舅舅生命垂危急需用血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血液的寶貴;2003年,夫子廟紅十字獻血車旁的“急需用血”字樣被路過的他看到,兒時記憶涌上心頭,時年22歲的他第一次走上獻血車,從此開始了無償獻血之旅。
默默堅持十四年之后,2017年,女兒突然生病急需輸血,憂女心切的他再次感受到了血液的寶貴,僅2017年就獻血4次,隨后2018年也獻血5次。江蘇省血液中心、南京紅十字會血液中心、高淳分站18年來布滿了薛建新的身影,“只要滿足捐獻條件,工作地在哪里,我就去哪里獻血?!比珖鵁o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證書,記錄著薛建新無私奉獻的歷程。2018年底,薛建新參加了志愿者培訓,于2019年正式成為江蘇省志愿者無償獻血宣傳服務隊的一員。2003年至2021年,薛建新累計獻血37次,獻血量達13600毫升。
在無償獻血的同時,他每年還要捐獻成分血,捐出其中的血小板等。在薛建新的帶動下,弟弟薛建兵、舅舅的女兒、朋友陳志華等人也陸續(xù)開始這場無償獻血之路,從事油漆匠的弟弟薛建兵已累計獻血20多次,獻血量8000多毫升。對薛建新而言,無償獻血不僅是獻愛心,更是社會責任。他表示,目前他每半年基本就會去獻一次血,只要自己身體允許,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申請遺體捐獻,續(xù)寫人間大愛
在偶然的機會下,薛建新了解到“遺體捐贈”的概念,也是在這一年,薛建新的小舅子在市醫(yī)院成功換了眼角膜。小舅子能夠重見光明,這讓薛建新深受感動。經(jīng)過深思熟慮,薛建新在當年12月份向家人說明自己想“遺體捐贈”的想法,他說“人去世一把火燒了挺可惜的,不如捐給需要的人,也是一種價值”。剛開始家里人顧慮重重,可薛建新樸實的語言,想幫助他人的心,還是深深地感動了妻子,開明的妻子選擇了尊重和支持丈夫。
在家人的支持下,2016年12月13日薛建新通過申請正式成為一名“遺體志愿捐獻者”,他志愿捐獻的不僅僅是軀體,更是一顆高尚的心。薛建新的言行,蕪太村的鄉(xiāng)鄰們都看在眼里,都說他雖只是一名農(nóng)民工,可心里亮堂著呢,鄉(xiāng)親們打心眼里為他點贊。
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幸福高淳”加碼
“他就是太憨厚了,做好事從不往外說,”一旁的鄰居忙不迭地說起薛建新的好,“我們也是從2019年才知道的,真的都要向他學習?!背藞猿肢I血,薛建新多年來也在堅持著志愿活動“打卡”,困難家庭慰問、高淳瑜伽節(jié)、馬拉松賽、雷鋒月等都有他志愿服務的身影。2021年7月疫情暴發(fā),薛建新所在的椏溪街道蕪太村稠圩宕自然村志愿者人手緊缺,他主動請纓,帶著女兒去協(xié)助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和弟弟一起在村組防疫卡口值守......在30多天的值守中,他主動擔任夜間值班值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貢獻志愿力量,在村委會的帶領(lǐng)下嚴把“卡口關(guān)”、勇當“排頭兵”、搭建“連心橋”。2022年,在擔任核酸檢測志愿者期間,他還有效調(diào)解了一起因排隊引起的矛盾糾紛,有效維護了核酸檢測現(xiàn)場秩序,受到區(qū)見義勇為基金會椏溪工作站的表彰。
“日子還是正常過,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做個木匠養(yǎng)家,社會哪里需要我,我就帶頭往前上,人這一輩子,總不能白白過活吧。”薛建新說道,于他而言,這不過是18載歲月平常,不值得拿出來炫耀,但恰巧這也是一個小人物的樸實,一個農(nóng)民工的憨厚,也許這才是勞模精神所傳達的深層含義。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