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0-28 19:15 | 來源:江蘇文明網 2021年6月 | 查看:1236次
事跡:11年堅守科普公益路的90后“孩子王”
簡介:黃木水,男,1990年生,南京韓博士青少年綜合素質發(fā)展中心理事長。2010年,初入大學的黃木水開始涉足公益事業(yè),他結合所學專業(yè),聯合5所高校學生成立“科教公益聯合會”,到社區(qū)開展公益科普活動。2015年,黃木水發(fā)起“科教公益中國行”項目,目前已走遍23省84市,服務學校社區(qū)(村)780個,服務青少年兒童65萬人次。他還與社區(qū)共建科普公益服務點,開辟線上云課堂,幫助更多的孩子接受科普教育。
黃木水,男,中共黨員,1990年9月出生于福建長汀,2014年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學院,現任南京韓博士青少年綜合素質發(fā)展中心理事長。
90后的他,熱心公益事業(yè),用6年時間堅守科教公益夢。他走進23省84市,在65萬少年心里種下科學夢想;他帶領團隊成立社會組織,踐行科教公益創(chuàng)業(yè)夢,與社區(qū)共建科普公益服務點,將科普教育搬到市民家門口;他與時俱進,開辟線上云課堂,通過網絡給山里的孩子帶去科技力量;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連續(xù)三年組織新疆特克斯和陜西洛南鄉(xiāng)村兒童走進南京看世界;他傳承紅色基因,帶領團隊和青少年走進革命老區(qū)學習老一輩的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他從害怕打針、貧血暈血到連續(xù)四年帶領團隊成員無償獻血;他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大街小巷都有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垃圾分類、保護母親河、關愛困境兒童……
截至目前,黃木水聯合發(fā)起的“科教公益中國行”項目已走進四川、寧夏、甘肅、新疆、貴州、河南、陜西、廣西等全國23省84市,服務學校社區(qū)(村)780個,科教公益服務達到650000人次。
黃木水先后被評為江蘇好青年、江蘇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江蘇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科技部全國科技活動周先進個人、全國最美青春故事人物、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英雄十強、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榮獲得“創(chuàng)青春”暨“挑戰(zhàn)杯”大賽全國銅獎,獲得中央電視臺2套、中央電視臺4套、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00余家媒體報道400余次。
90后的他,熱心公益事業(yè),用6年時間堅守科教公益夢。他走進23省84市,在65萬少年心里種下科學夢想;他帶領團隊成立社會組織,踐行科教公益創(chuàng)業(yè)夢,與社區(qū)共建科普公益服務點,將科普教育搬到市民家門口;他與時俱進,開辟線上云課堂,通過網絡給山里的孩子帶去科技力量……他就是來自江寧區(qū)東山街道的黃木水,如今是南京韓博士青少年綜合素質發(fā)展中心理事長。前不久,2020年度“南京好市民”名單揭曉,共有133人當選,黃木水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出生的黃木水自稱只是一名普通的90后,但在其他人眼里,黃木水是不平凡的,他不僅入選了“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夢想,照亮了科教公益小康路。
薪火相傳 踏上公益之路
2010年,考學到南京工程學院后,黃木水與一個名為“星火基金會”的學生公益組織的邂逅,點燃了心中的公益火苗。星火基金會的前身叫“賣報濟困小組”,是一個由貧困生創(chuàng)建的助困小組。賣報濟困小組創(chuàng)始人陳可是南工程96級學生,選擇用賣報紙的方式資助失學孩子。后來,最早被陳可資助的6名學生中,一位來自陜西的貧困生王金全也考入南工程,并接過賣報濟困的接力棒。慢慢地,賣報小組成長為星火基金會。
聽著這些素未謀面的前輩同儕們的故事,黃木水被深深打動了。在黃木水看來,這些故事傳遞出的信念是無價的。這種信念,用黃木水的話說就是:“無論你生命中遇到過多大的困難挫折,都不要放棄追求,只要抓住一點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你的人生就會不同。而當你有能力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忘記,再給別人一點同樣的機會。”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睆年惪傻酵踅鹑俚近S木水,公益之花在接力灌溉中常開不謝。
誠實守信 扎實踐行夢想
在星火基金會的日子長了,黃木水開始思索如何開拓出更大的公益空間。就讀于理工類院校的他,愛動腦、愛動手,是個科普達人,也是個技術流。他聯合江寧5所高校成立“科教公益聯合會”,組織同學一起將公益做到校外的社區(qū),帶著水火箭、航模等教具到農村開展公益科普活動。在課堂上,孩子們緊緊盯著從未見過的科普教具時露出的眼神,讓黃木水開始了更多的思考。公益團隊是否發(fā)展成“公益+創(chuàng)業(yè)”的專業(yè)機構,為孩子們提供優(yōu)質、專業(yè)、定期的科創(chuàng)教育服務,從小啟發(fā)、引導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
2015年初,在江寧區(qū)和東山街道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黃木水和他的團隊正式注冊成立“南京韓博士青少年綜合素質發(fā)展中心”,先后與駱村社區(qū)、上坊社區(qū)等社區(qū)共建科普公益服務點,將科普辦到市民家門口。公司成立初期,資金有限,黃木水和團隊成員決定將大部分資金投入課程開發(fā)和公益活動中來,確保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澳菚r候,每個人的工資都很低。我們團隊的初衷就是將科教公益活動一直做下去,就要盡最大的能力去把它做好?!秉S木水表示,如今除了與第三方合作外,他們每年還會自己組織開展50場左右的科教公益活動,帶孩子們體驗到各類的DIY益智科教主題玩具和教具,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
不忘初心 讓科學流行起來
近年來,黃木水團隊聯合江蘇省工程師學會、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南京市青年聯合會等愛心單位聯合發(fā)起的“科教公益中國行”活動開展已經六年了,黃木水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截至目前,他已走進四川、寧夏、甘肅、安徽、山東、河南、陜西、廣西等23省84市,服務學校社區(qū)(村)780個,策劃開展了數千場的大型科教公益活動,科教公益服務達到650000人次,為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科學知識的普及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走出去,黃木水和團隊還一直堅持做好社區(qū)科普公益和志愿服務工作,在社區(qū)夢想中心開設趣味編程,推出社區(qū)線上公益課,積極參加文明實踐日活動,他們用一系列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初心?!拔矣X得我們做的少兒科教事業(y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當我們看到他們滿滿取得一點點進步和成就,收獲一份份開心。我們希望能夠一直保持我們的初心,一直堅持做下去,將科教課程帶到更多孩子們的身邊,讓科學在更多的孩子中流行起來?!秉S木水和他的團隊一之堅守他們的科教公益夢。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