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0-26 17:50 | 來源:江蘇文明網(wǎng) 2021年9月 | 查看:521次
事跡:帶著學生和家長與革命老區(qū)結對幫扶的愛心教師
簡介: 宋玲,女,1970年生,江蘇省海門師范附屬小學教師。從2017年開始,宋玲每年暑假都帶著班上有意愿的學生及家長到延安安塞區(qū)李家溝小學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她和家長們與當?shù)貙诩彝ズ炗喴粚σ粠头鲇媱?,為貧困學生送去棉被、衣物等生活用品,學生們也自發(fā)用零花錢為結對小伙伴購買書包、課外書等文具。5年來,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社會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先后為李家溝小學捐錢捐物達60多萬元。
宋玲,女,1970年1月出生,江蘇省海門師范附屬小學教師。
從教33年來,宋玲一直以“踏踏實實才是真”為座右銘,雖然年逾半百卻朝氣不減,雖然備嘗辛苦卻無怨無悔,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業(yè)績,近年來又帶領學生走進大山,與延安市安塞區(qū)李家溝小學結成班——校幫扶對子,讓孩子一方面接受鍛煉,一方面奉獻愛心,受到諸多媒體關注。
2015年,年近五旬的宋玲老師有緣成為了倚天竹班的班主任,剛入學,孩子們都很天真可愛,但一年過后,嬌氣、散漫、隨性的壞習慣便恣意生長。一次以“關愛”為主題的晨會課上,宋玲老師以視頻和照片的形式,帶領班上的同學“走進大山”,了解貧困地區(qū)同齡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她發(fā)現(xiàn)這個話題很有吸引力,孩子們看得特別認真。一個十四五年前就埋在宋玲心里的念頭又重新浮現(xiàn)出來:當年她女兒上學的時候,就想給她找一個同齡的小伙伴作為資助對象,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實現(xiàn),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讓班里的孩子們走出課堂,體驗貧困地區(qū)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通過結對幫扶,學會感恩、共同進步呢?宋玲的想法得到了絕大部分家長的支持。通過朋友介紹,宋玲結識了延安市安塞區(qū)招安鎮(zhèn)扶貧辦的主任云衛(wèi)軍。聽到宋老師這個想法后,云主任立即向區(qū)里分管扶貧的領導做了匯報,決定把鎮(zhèn)上最偏僻、條件最艱苦、教學教育理念相對落后的李家溝小學作為宋玲老師團隊教育扶貧結對的聯(lián)系點,并和她一起策劃了2017年的第一次延安行。
2017年暑假剛開始,宋玲便帶著班上20個蜜罐里長大的孩子及其家長,向著千里之外的延安,開始了第一次遠行。
一路蜿蜒曲折,一路風塵仆仆,也一路心馳神往,他們來到了安塞區(qū)招安鎮(zhèn)李家溝小學。
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宋老師和李家溝小學的校長一起為“蘇陜扶貧協(xié)作教育基地”揭牌,標志著江蘇省海門師范附屬小學和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qū)李家溝小學之間扶貧協(xié)作教育正式落定。雖然相隔甚遠,但兩地師生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接著,倚天竹班的孩子們分批次上前,親手將帶來的書本、書包、衣服等物品送到結對幫扶的小朋友手中。當李家溝小學的學生穿上小筍娃們贈送的校服時,個個臉上洋溢著爛漫的笑容。
倚天竹班的小筍娃還走進山區(qū)孩子家里,雖然在那里,他們處處見識貧困,但山里孩子的純樸、善良,以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深深打動著小筍娃們的一顆顆童心。此后的每一年交流,他們都自發(fā)地用自己的零花錢為結對小伙伴購買書包、課外書、文具用品,家長們獻出愛心為對接孩子購買衣物、被子、毯子、食物等,還與對口的家庭貧困學生建立了一對一幫扶計劃。自那以后,愛心便在倚天竹班涌動。宋老師也幫扶了一位四年級的女生,直至她大學畢業(yè)。以后每年暑假,宋老師都帶著孩子們來到李家溝小學,以愛心換童真,以友誼換真誠,五年時間倚天竹班為李家溝小學捐錢捐物共計達60多萬元,結對幫扶37對,其中有8對幫扶直至大學畢業(yè)。因為有了他們的幫扶,李家溝小學的孩子有了校服,有了體育器材,有了圖書屋,有了更多的笑容;因為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倚天竹班的孩子理解了貧困,認識了堅強,懂得了紅色,珍藏了溫暖,得到了友誼,更放飛了心愿。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guī)X、棗園、梁家河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寶塔山記住了他們的愛心,他們的活動得到了當?shù)卣屠习傩盏恼J可和稱贊。
2020、2021年,疫情阻斷了宋老師和孩子們遠行的步伐,但阻不斷他們對千里之外朋友的思念。宋老師帶領學生不但搞起了兩地“書信傳情”活動,用稚嫩的筆墨描繪心中的夢想,還借助學校多媒體平臺,進行了多次線上見面活動,讓長江水滋潤的海門山歌與黃土高坡養(yǎng)育的信天游,共同回響在兩地孩子的心中。
宋老師的舉動,贏得了家長們的支持,也拉動了一批愛心人士的共同參與。學校老師、海師附小學子、社會企業(yè)家等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成為一股清新而涌動的正能量。安塞電視臺、海門電視臺、南通電視臺、海門日報、海門融媒體、今日頭條、我蘇網(wǎng)、騰訊網(wǎng)、南通廣播電視報、搜狐網(wǎng)、學習強國等均對此作過相關報道。
宋老師已經(jīng)在平凡的教室崗位扎實工作了33年,送走了4屆畢業(yè)班學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也獲得無數(shù)的榮譽:多次海門先進工作者、孝親孝敬好媳婦、海門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最美海門人等。但是,她并不就此停下腳步,她的心中有一個夢想:退休后去延安支教,幫助更多的孩子依靠知識走出大山走出貧困,打造一個理想的人生。
把愛心留給別人,把感動留給自己,這是宋老師最初帶孩子走進大山的初衷,如今卻開啟了一個帶領孩子們走出溫室、走進社會大舞臺的嶄新篇章。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