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和伍皓先生聊聊什么是“法治”

發(fā)布時間:2010-12-14 00:16 | 來源:新京報 2010年12月11日 第A02版 | 查看:825次

  ■觀察家

  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公職人員的名譽權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即使報道失實,官員還必須舉證媒體存在惡意,方能斷定媒體侵權。

  12月9日《中國青年報》發(fā)表李鴻文的評論文章,反駁了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微博中關于拆遷的觀點。伍認為該文扭曲了其觀點,遂在微博上宣布將該報及作者、作者單位告上法庭索賠30萬元。他表示:希望通過這場官司,讓人們認識到言論自由是有法律邊界的。(《瀟湘晨報》12月10日)

  相比于之前各地發(fā)生的“跨省抓捕”,伍皓愿意走法律渠道維權,算是一個進步。不過,伍皓表示,“打官司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普及法治精神?!笔聦嵐嫒绱藛幔课覀儾环梁臀轲┫壬牧姆ㄖ?。

  首先,伍皓認為:李的文章斷章取義,將他所說的“拆遷”歪曲成了“強拆”,結果“導致公眾誤認為我是暴力強拆的支持者”。伍原文是:“媒體對每一起拆遷維權的圍觀和聲援,實際上都是在鼓勵更多的對抗,這又必然會制造更多的鮮血和悲劇?!?/FONT>

  不知道有多少不是“強拆”的普通“拆遷”,能引來媒體的圍觀和聲援?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會認為伍皓所稱的“拆遷”恰恰不包括“強拆”?但伍皓認為這就是“歪曲”。法學家霍姆斯有言:公民在公共事務中的利益是自由地“討論”,而不只是“陳述”。要“討論”,就會有不同觀點、不同理解。倘若只允許有一個標準的理解,否則就有誹謗之虞,那么在伍皓心里,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真是夠窄的。

  其次,怎么才構成名譽侵權呢?《民法通則》以及最高法的相關司法解釋,列舉出的侵害公民名譽權的方式主要有:侮辱、誹謗、散布隱私、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還明確規(guī)定: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李鴻文的文章中,一沒有點“伍皓”的名字,二沒有對他展開人身攻擊,三沒有捏造事實,只是關于“強拆”與“拆遷”的理解跟伍皓有所不同,最多文章里有些調侃:網友已經過河,官員還在假裝摸石頭。如果這樣的表達也算誹謗、侮辱,要吃官司,那么在伍皓心里,官員的名譽權實在夠脆弱的。

  第三,本案還不僅僅是普通公民間的名譽侵權案,而是一位官員在狀告媒體及其作者。官員有人格尊嚴,天經地義;但官員接受媒體、公眾的監(jiān)督,更是天經地義。伍皓手握公器,在微博上對事關民生的拆遷問題表態(tài),本身不僅是個人行為,還是公權行為,接受公眾批評理所應當;且伍皓若是覺得別人在歪曲自己的意思,完全可以反駁、澄清,但他卻要選擇狀告媒體。

  伍皓是新聞記者出身,想必也知道一個法治常識: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公職人員的名譽權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即使報道失實,官員還必須舉證媒體存在惡意,方能判決媒體侵權。而在本案中,一無報道失實,更無明顯誹謗,何以就算對官員名譽的侵害?難道在伍皓心里,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就這么窄嗎?

  本著真正的法治精神,我奉勸伍皓先生還是放棄興訟的想法吧。

  □季渚鴻(法律工作者)

(責任編輯:周仙姿)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