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8-20 15:11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22年08月 | 查看:626次
劉景院,男,漢族,1969年9月生,醫(yī)學碩士,主任醫(yī)師,1993年8月參加工作,2008年3月至今任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yī)院危重癥醫(yī)學科(ICU)主任。他擅長重癥醫(yī)學和傳染病危重癥救治,尤其在近年的手足口、H1N1、H7N9、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帶領科室人員從容應對、出色完成了各項應急任務。曾榮獲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個人、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北京榜樣”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他勇挑重擔,啃最硬的骨頭
劉景院自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二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崗位,無論麻疹、流腦、甲流、狂犬病,還是霍亂、艾滋病、SARS、甲流感、禽流感,只要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癥,劉景院所在的ICU團隊啃的都是最硬的骨頭。2003年SARS肆虐,ICU收治的是病情最重的患者。劉景院作為重癥醫(yī)學科主治醫(yī)生,奮戰(zhàn)在SARS救治第一線,是醫(yī)院在一線工作時間最長的醫(yī)生之一。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暴發(fā),醫(yī)院收治了796例患者,其中重癥患者達121例,劉景院及ICU團隊又一次沖在了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疫情的第一線。2014年6月6日,北京市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癥患者、74歲的老爺子出院時,用“華佗再世,扁鵲重現”8個大字表達了對ICU醫(yī)護人員的贊譽。
從一個戰(zhàn)場走向另一個戰(zhàn)場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劉景院從接診第一例患者開始,始終堅守在一線。在研究疫情特點、疾病特征、患者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等過程中,他堅持將前沿研究成果與具體臨床實踐有機結合來制定診療方案,確?;颊呔戎纬晒β屎涂剖胰藛T零感染。ICU承擔了北京一多半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霸蹅兪菗踉诶习傩丈砬白詈笠坏婪谰€,必須要拼盡全力!”他帶領團隊一次次闖險灘、過激流,幫助無數患者迎來生命的曙光。
2020年5月13日,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脫離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康復出院。劉景院說:“這一天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睘榱诉@一天,劉景院和他的團隊,以及北京市重癥救治專家組整整奮斗了98天。(責任編輯:高晟寒 曹丹)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