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30 10:23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02 | 查看:1075次
?在浙江臺州杜橋,花甲好女婿馬德善8年悉心照顧癱瘓岳母的孝行感動很多人。8年前,岳母在外砍柴時摔下山坑,從此高位截癱。他用兩條板凳一張竹板自制成“床”,每天睡在岳母床前,兩個小時為岳母翻一次身。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每天翻身10多次,3千多個日夜,3萬多次翻身,他沒有睡過一晚安生覺。他說,自己辛苦換來老人舒坦,便是最大快樂。他覺得,自己待老人好,以后兒子也會“有樣學(xué)樣”。2015年2月,馬德善榮登“中國好人榜”。
俗話說“女婿半個兒”,在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杜橋鎮(zhèn)六畝洋村一帶,幾乎人人都知道花甲“好女婿”馬德善的事。
自從2007年初岳母葛玉花癱瘓在床后,為了方便給岳母翻身,他自制了一張毛竹的“床板”,把床板架在長板凳上,挨著岳母的床睡,“這樣,她只要輕輕喊一下,我就能及時醒來?!?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auto; line-height: 28px;"/> 白天為了騰出地方走路,馬德善就把鋪蓋卷起放二樓,把毛竹板豎放靠到墻上,到了晚上再重新拼起來。
高位癱瘓的葛玉花85歲了,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長了,全身就會特別難受,兩個小時必須翻一次身。就這樣,不論是冷風瑟瑟的寒冬,還是酷暑難耐的夏天,今年61歲的馬德善睡在葛玉花隔壁,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了8年?!耙粋€花甲大男人,還要負責癱瘓岳母的吃、喝、拉、撒、睡,從來沒有怨言,實在難能可貴。”六畝洋村村主任葛昌通說。
馬德善抱岳母曬太陽。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
1.8年辛苦換老人舒坦 想讓岳母“多曬曬太陽”
85歲的葛玉花頭發(fā)花白,手腳蜷曲,像嬰兒一樣縮在躺椅上。女婿馬德善隨手拿來一床薄被,輕輕蓋在老人身上。
陽光灑在葛玉花臉上,仿佛連空氣都跟著溫暖起來:“我在床上癱瘓了8年多,吃喝拉撒全靠他?!备鹉棠炭谥械乃?,就是女婿馬德善,一個淳樸的農(nóng)民漢子。馬德善管葛玉花叫“娘姨”,他既是葛玉花女婿,也是她的養(yǎng)子。
一有好天氣,馬德善都會將岳母坐的藤椅挪到陽光更充沛的地方?!敖裉焯柎?,讓她暖和暖和,我想讓娘姨多曬曬太陽。”就這樣,老人安安靜靜地曬太陽,馬德善坐在一旁扎掃帚,不時地看看老太太。就這樣,時光悄悄流逝了8年。
老人曬太陽,馬德善扎掃帚。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
8年的勞累和精神負擔,使原本身高1.75米、體重130多斤的馬德善,消瘦得只剩100余斤。但他說,自己的辛苦換來了老人的舒坦和健康,便是最大的快樂。
8年來,馬德善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岳母:每隔兩個小時給岳母翻身,每天翻身平均十多次,深夜也不例外,8年來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堅持每天給岳母換尿不濕,為了保證買尿不濕的費用,上山砍毛竹須扎掃帚賣;一到用餐時間,一口一口地給岳母喂飯;每逢有太陽的冬日,他就將岳母坐的藤椅挪到陽光充沛的地方,給岳母蓋好被子,讓她曬曬太陽;自從岳母癱瘓在床后,家里就沒有置辦過一件像樣的家具……
2.3萬次翻身練就特殊“本領(lǐng)” 岳母一有響動他就能醒來
六畝洋村挨著山,村民靠山吃山,做掃帚和種一些經(jīng)濟作物,是村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時光回到2006年年底的一天,本應(yīng)在家里燒晚飯的葛玉花突然“失蹤”了。吃晚飯時,還是不見人,馬德善一家急了,到處打聽葛玉花的下落。當時天已黑,馬德善和幾個熱心的村民,一起打著手電筒找人。原來老人在坑頭山上砍柴時摔倒了。當夜,馬德善和家人一起把葛玉花送到杜橋一家醫(yī)院,隨后轉(zhuǎn)送到臺州醫(yī)院。病情很不樂觀,住院大半個月后,家人被醫(yī)院告知,葛玉花高位截癱,頭部以下幾乎沒有知覺。
葛玉花有3個女兒,兩個已經(jīng)出嫁,馬德善也沒有更多的費用讓葛玉花一直住在醫(yī)院做康復(fù)治療。醫(yī)生囑咐了一些病人日常應(yīng)注意的事項后,馬德善把葛玉花接回家中照顧。
從醫(yī)院回來后,馬德善就把床安在了岳母床邊,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每隔兩三個小時就給她翻一次身。有人問:“這樣一次次,你想過還需要翻多久嗎?”馬德善看了一眼“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葛玉花,笑笑說,“她在一天,我就給她翻一天身子?!?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auto; line-height: 28px;"/> 8年多,平均每天10次,馬德善已經(jīng)翻了3萬多次。一天天下來,馬德善已經(jīng)練就了一項“本領(lǐng)”,只要葛玉花有一絲絲響動,他就知道,葛玉花需要翻身了。
馬德善為岳母翻身蓋被子。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
其實,葛玉花并不能完全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坐著,幾乎是“躺”在椅子上曬太陽。她十分消瘦,頭部以下的肌肉萎縮,四肢蜷成一團。
葛玉花的身體雖然不聽使喚,但說起話來,思路還挺清晰。說到馬德善夜里也堅持為她翻身,老太太有些渾濁的眼眸,沁出兩行淚。她沙啞著聲音說:“德善待我好,實在好……”
頓了一會兒,她有些喃喃地說,“有時候我想要翻身了,但看他睡得熟,不忍心叫他,事后他常常責怪自己睡過了頭。”
現(xiàn)在,馬德善夜里睡覺時警惕性越來越高,只要老太太一有響動,他就清醒了。他一只手墊在老太太腰部,一只手扶著老太太的身體,再穩(wěn)妥地慢慢翻身。
馬德善說,老太太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自己沒去田里干活,一整天在家陪著她。比起女兒給她翻身,老太太覺得女婿更加細心。“我翻身時,會小心把手墊在下面,翻身時,老太太身體更加輕松?!庇辛伺龅募毿恼疹?,葛老太每天都很樂呵。
3.兩條板凳一張竹板自制“孝心床” 他待岳母像照顧嬰兒
“喂飯、洗漱、大小便基本都只能躺著完成,還得像嬰兒一樣用尿不濕?!瘪R德善的妻子金蓮說,“以前我們睡在二樓,她要翻身,我們照顧都來不及,他干脆搬下來睡?!?nbsp;
馬德善自制的“床”在一樓過道上,緊挨著葛玉花的床。 金蓮說:“其實就是兩條吃飯時坐的板凳,晚上要睡覺就在上面鋪竹板和鋪蓋,白天就把竹板收起來,鋪蓋放二樓,留出過道可以走路?!?,平常她要照看兩個小孫子,照顧母親起居的重擔就完完全全落在了老馬肩上。
馬德善用兩條板凳、一張竹板搭的“孝心床”。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
每天早上5點左右,馬德善和妻子就起床了,兩人分頭給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穿衣、洗臉、喂飯、換尿不濕……忙完后,馬德善就下田地干農(nóng)活,然后又要去后山砍毛竹,用來扎掃帚賣錢,維持家里的日常開銷。
83歲的葛計興是馬德善家的老鄰居,葛大爺最清楚老馬的孝順?!拔页3硭麄兗掖T,每次來,他不是在喂飯,就是在給她翻身,或者就是一邊扎掃帚,一邊要看牢她,照顧得真周到,就像照顧嬰兒一樣?!备鹩嬇d說,剛從醫(yī)院回來那會兒,葛玉花每晚痛得忍不住嗷嗷叫,周圍的鄰居都為她揪心,馬德善更是整宿不睡守在床前。
4.岳母如山恩情理應(yīng)回報 兒子也會“有樣學(xué)樣”
2014年7月底,葛玉花重感冒暈倒,當場臉色發(fā)黑、舌頭僵硬。馬德善當機立斷,包車去杜橋的臨海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因為搶救及時,老人度過危險。
回憶起這驚險的一幕,老人一笑而過:“我不怕死,活了這么久,女兒、女婿對我這么好,就算真地走了,我也不害怕?!?nbsp;
葛玉花住院5天,馬德善幾乎寸步不離。中間,他感染風寒,老人的另一位女婿輪換照顧。第二天,老馬再次走進病房時,隔壁床的老人打趣:“那個人給阿婆翻身,阿婆痛得哇哇叫,你翻身一點事情都沒有?!薄爱斎?,我是老保姆了?!崩像R笑著回答。
兩手分別放在老人的盆骨上,輕抬屁股,用力一翻……看似輕松的翻身動作,其實并不簡單?!安荒茏屇镆痰呐韫强牡酱玻駝t翻身會痛?!?/p>
出院后,葛玉花的身體機能沒有完全恢復(fù),大小便失禁次數(shù)頻繁,一天要換十多個尿不濕,馬德善總是細心地為老人擦拭、更換,不厭其煩?!叭绻麤]有他們照顧,我不可能活這么多年,就算躺著不動,全身潰爛也爛死了?!备鹩窕ㄕf。
簡陋的家,冰箱是唯一的亮色。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
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每天為娘姨翻身10多次,8年多時間,3000多個日夜,30000多次翻身,沒有一晚安生覺,馬德善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八麖臎]算過這些,更沒抱怨過?!贝迕裾f。
葛玉花的病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拔覀冊揪褪强糠N田過日子,娘病了8年多,家里為她的開支已經(jīng)不小了,還有兩個孫子要上學(xué)?!逼拮咏鹕徴f。 “上有老,下有小,想外出打工賺錢都不可能。”妻子編織草帽,老馬扎掃帚,再種些稻谷和大蒜,全家5口人全靠這些維持日常開銷,經(jīng)濟狀況捉襟見肘。盡管如此,只要是葛玉花想吃的食物,馬德善從不心疼錢:蘋果、柿子、棗子……冰箱里放著四五樣水果。“娘姨雖然身體動不了,但胃口很好?!瘪R德善說,若是飯桌上有豬肉,娘姨能吃一大碗飯。
雖然生活忙碌且貧困,但馬德善并不灰心,他說:“只要她在世一天,我都會像親生兒子一樣待她,盡力讓她過得舒服、開心。”
照顧岳母如此盡心盡責,是緣于什么樣感情,馬德善說,自己小的時候,是岳母看著長大的,與妻子青梅竹馬?!霸滥笧槿撕芎?,我小時候家里貧苦,沒有吃的,她都會接濟我,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好?,F(xiàn)在老人家失去勞動能力了,我理當好好照顧老人家?!瘪R德善將老人家的這份恩情牢牢記在心里。
馬德善更是覺得,自己待老人好,以后兩個兒子也會“有樣學(xué)樣”,“他們會懂得孝順外婆,等我們老了,也會孝順我們兩個?!?/p>
(本網(wǎng)根據(jù)《好女婿馬德善:兩條板凳一張竹板搭起“孝心床”》、《馬德善:娘姨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快樂》、《杜橋好女婿馬德善 感恩照料癱瘓岳母》等稿件綜合整理,感謝中國文明網(wǎng)·浙江站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8年來睡在自制的“孝心床”上悉心照顧癱瘓岳母,我們不能不為這位農(nóng)村漢子的孝心感動。洗臉穿衣、翻身喂飯、噓寒問暖,這些老人的日常起居,照顧到了,照顧好了,就是孝心。馬德善說,岳母待他恩重如山,他理應(yīng)回報,自己待老人好,孩子今后也會待自己好。他擔負的是清貧、繁重的生活壓力,樸實的話語卻蘊含著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
畢淑敏曾在《孝心無價》一文中說,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上藗円步?jīng)常忘記時間的殘酷、人生的短暫,忘記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記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不能盡孝的“借口”和無奈,而老人無非是想多聽聽兒女的聲音,一件溫暖新衣、一頓可口飯菜,一次家庭旅游,一次學(xué)業(yè)匯報……在“孝”的天平上,它們都等值。行孝要趁早,孝心永遠都是進行時而非將來時。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趁著父母還健在的光陰,趁著他們還能到“那么大的世界”看看。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