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17 23:58 | 來源:鳳凰網(wǎng) 2018-06-15 07:51:20 | 查看:1030次
Cass R. Sunstein
彭博專欄作家、哈佛大學法學教授,曾任供職于白宮信息和法規(guī)事務辦公室
鑼鼓喧天的世界杯足球賽能否減少族群分裂和政治暴力?絕對可以。要明白為什么,我們必須提供一點理論支持。
在世界各地,許多人都密切地認同他們的宗教信仰、種族或族裔——但對各自國家的認同度則低得多。
這可能是一個嚴重問題。當人們將自己與同胞分隔開來的時候,他們傾向于相互懷疑。他們逐漸變得無法解決共同的挑戰(zhàn)。他們認為對方是陌生人——在極端情況下,他們會將對方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
意識到這種風險的國家領導人經(jīng)常尋求加強人們的國家認同感。在美國,慶祝獨立日就是為了獲得這種效果。但這樣做真的有用嗎?有沒有什么事情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至少,南非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這樣認為的。1985年,他把整個國家團結在橄欖球隊周圍,盡管橄欖球傳統(tǒng)上是一種屬于南非白人,與支持種族隔離密切相關的運動;在比賽中,南非黑人經(jīng)常為另一國的球隊加油鼓勁。
當曼德拉認同這支球隊,以及它備受鄙視的跳羚標志時,他統(tǒng)一了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
他給予這支球隊的熱情支持堪稱神來之筆,因為此舉向那些最懷疑他的人宣布:我們都是南非人,我們擁有這樣一個共同點。
一項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新研究表明,曼德拉掌握了某種帶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國家層面的體育運動隊可以對抗族群、種族和宗教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個命題本身就很重要。此外,它還就如何增加團結和減少分裂,提供了一些更廣泛的教益。
這項由一個國際經(jīng)濟學家團隊——其中包括埃米利奧·德佩特里斯-肖文(Emilio Depetris-Chauvin)、魯本·杜蘭特(Ruben Durante)和菲利普·R·坎帕特(Filipe R. Campante)——完成的研究,著重探討了國家隊在足球場上的勝利如何影響人們的族群認同感。
為了做到這一點,報告的執(zhí)筆者將獨立調研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其調查范圍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24個國家)提供的四波數(shù)據(jù),與2002年至2013年期間大約70場足球比賽的結果匹配在一起。幸運的是,該調查包含了一些與人們?nèi)绾未_定自我身份有關的問題:“讓我們假設你必須在作為一位‘國民’和作為一位‘受訪者的族群成員’之間做出選擇。你對于這兩個群體中的哪一個有著最強烈的歸屬感?”該調查還包括與信任相關的問題。
研究人員的核心發(fā)現(xiàn)非常鮮明:在國家足球隊獲得一場勝利之后,公民更有可能認同國民身份,他們的族群認同感隨之減弱。其效果是巨大的:人們基于族群確定自我身份的概率降低了20%。
……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