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21 23:43 | 來源:東南網 2018-03-18 06:01:10 | 查看:1164次
新書首發(fā)式現場
東南網3月18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李霖)“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17日,由《雷鋒》雜志組織編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兩本新書《新時代雷鋒精神解讀》和《見證人講述雷鋒日記》在廈門首發(fā),并舉辦了“雷鋒精神與新時代同行”主題論壇。
當天上午,新書首發(fā)儀式暨贈書活動在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勵耘講堂舉行,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會長程寶山、副會長姚文懷,《雷鋒》雜志顧問隋繩武,全國雷鋒紀念館的代表、部分學雷鋒志愿者先進單位和個人代表,參加新書編撰的專家學者及廈門高校師生代表出席。
程寶山在致辭中表示,雷鋒精神有傳承意義,是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是追尋時代進步的精神。在各個不同時期階段,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發(fā)生變化,但始終有人學,有人向往期盼,“如果有一天世界都學習了,我們才是真正強起來?!背虒毶秸f。
“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播撒在祖國大地上?!薄独卒h》雜志總編輯陶克在會上簡要介紹了兩本新書編撰的情況,并呼吁在場青少年做新時代的“雷鋒”。
記者了解到,兩本新書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通俗易懂、簡明實用的雷鋒精神學習讀本。其中,《見證人講述雷鋒日記》不是簡單地重印雷鋒日記,而是以雷鋒成長足跡為線索,以雷鋒生前30多位戰(zhàn)友、同事,曾經輔導過的學生和幫助過的人的親歷講述,按照雷鋒在湖南家鄉(xiāng)、北上鞍鋼、投身軍營三大段落來集納編排,從而呈獻出一個完整的雷鋒成長路線圖,填補了以往《雷鋒日記》出版的缺口。
據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廈門就創(chuàng)造了軍民共同學雷鋒的經驗,成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目前全市擁有注冊志愿者超過64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志愿者隊伍3000多支,志愿服務驛站100多家,還有620個經常性志愿服務活動項目。群眾在互幫互助、共建共享獲得更多幸福感,“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正在成為廈門市民的自覺行動。
首發(fā)儀式上,人民出版社、《雷鋒》雜志向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和廈門市海滄區(qū)教育基金會,贈送了新書、書法作品及雷鋒雜志合訂本。
贈書儀式
《新時代雷鋒精神解讀》和《見證人講述雷鋒日記》
《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右)及顧問朱劍平(左)向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贈送書法作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雷鋒》雜志社向廈門市海滄區(qū)教育基金會贈送雷鋒雜志合訂本
現場合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