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高唐21烈士紀念碑揭開70年前慘烈往事(2圖)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19:58 | 來源:聊城新聞網 2016-10-26 14:48:56 | 查看:3739次

當?shù)氐膶W生和百姓通過紀念碑碑文了解那段歷史。

  記者 趙宗鋒 通訊員 王蘭亮 張博

  在高唐縣楊屯鎮(zhèn)丁樓村和前王先屯之間,今年新建了一個烈士陵園。綠樹掩映之下,整個陵園肅穆莊嚴。

  就在今年9月30日烈士日當天,這里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公祭儀式。

  說其特別,一是因為,烈士陵園里的21名烈士中,有20人是普通老百姓。二是當天的公祭儀式,是高唐和夏津兩地相關人士共同參加的。原因是,這20名民工烈士其實都是夏津農民。

  夏津的農民怎么到了高唐?又怎么成了烈士?即便是很多當?shù)厝?,也不清楚?/span>

  不少人也是在紀念碑的碑文上,了解到發(fā)生在1946年的那段異常慘烈的往事。

  農民運糧

  誤入頑匪所在地

  時間的指針轉回到1946年夏天,此時日軍投降不過數(shù)月,夏津高唐等地剛剛解放。

  雖然革命形勢迅猛發(fā)展,解放區(qū)日益擴大,但周邊不少地方,依然被國民黨反動軍隊占據,對敵斗爭形勢十分復雜。

  尤其是之前盤踞在高唐、夏津等地的張棟臣、吳春陽、云茂才等土雜頑(指當時的土匪、雜牌軍等)隊伍,還在不斷對運東新解放區(qū)騷擾破壞。為消滅這些反動勢力,從6月中旬開始,冀南、冀魯豫、渤海3個軍區(qū)聯(lián)合行動,對其展開全力清剿。7月中旬,冀南軍區(qū)第二軍分區(qū)基干三團在司令員李定灼指揮下,圍攻盤踞于高唐東部邊陲的頑匪云茂才部,夏津1000多名民兵隨三團行動,圍攻云莊。而云茂才就是云莊人,多年占領這一據點。經過一番激戰(zhàn)后,云莊外圍的敵偽勢力被肅清,該村村南張四屯村也被我軍占領。

  值得一提的是,張四屯村是頑匪吳春陽部的屯糧之地,所有糧食均被我軍繳獲。見此情景,李定灼隨即電告冀南區(qū)二地委(該機關此時駐于夏津縣城),要求籌集車輛將糧食運回解放區(qū)。接到命令后,當?shù)卦诔菛|及城北的多個村莊籌集了木制的花轱轆大車10輛,牲口20頭,民工21人(其中一位農民裝車時頭部受傷,被押車的八路軍指導員勸回家)。

  1946年7月11日上午,車隊出發(fā),雖然天氣炎熱,但這些民工精神抖擻。不過因為當時經常下雨,路很難走。到達高唐時,已是晚上,人生地不熟的民工們,匆忙之中走錯了路,他們沒趕到張四屯,而是走進了頑匪吳春陽部當時所在的張大屯。

  一場悲劇就此發(fā)生了。

  頑匪殘忍

  夏津農民犧牲于高唐

  張大屯村88歲的張榮水老人至今依然記得,當年他18歲,那天晚上正在屋頂乘涼,而他的屋后面就是大街。

  “晚上10點左右,就聽到街上人聲嘈雜。雖然看不清楚,但聽到寨門附近有搏斗的聲音?!睆垬s水說,后來又聽到匪兵說,“八路已經被逮住,莊戶人家別動,與你們無關”。

  據之后多位頑匪供認及知情者描述,事實是,因為當時夏津民工不認識路,加上車隊前后達近百米,首尾聯(lián)系不暢,突然遇到頑匪之后,倉促臨陣不知所措,在匪徒們的威嚇之下,大家被帶進了匪徒的團部院內。

  當時吳春陽已死,偽團長之職由其二弟吳春凱接任。在他被抓獲之后供認,當時聽說截住了八路軍的大車隊,但上面沒有軍需物資,便準備將人和車都放走。但團副石金湘執(zhí)意不從,而且參謀長林代峰也在一旁鼓動,于是決定將民工們殺害。

  第二天,負責屠殺任務的頑匪手槍隊,將民工和當時押車的一位八路軍指導員帶到了張大屯以南的太平莊和大劉莊。在太平莊,面對毒打拷問,八路軍指導員大義凜然,在受盡折磨后英勇就義。

  因為民工人數(shù)太多,在殺害他們之前,手槍隊長丁發(fā)仁甚至還頗為躊躇,因為不知道殺害他們之后埋在哪里。后來經別人提醒,他想起自己老家——張大屯東側的丁樓村村南有一片鹽堿地,且有很多打坯挖土留下的坑。便把民工帶到那里,謊稱“帶走問問情況,即刻放人”。然后指使匪兵兩人一組,將民工用手槍的帶子逐個勒死,將遺體丟棄于打坯坑內。

  前王先屯83歲的王來陽老人回憶說,當年他14歲,在慘案發(fā)生后的第三天,他和小伙伴壯著膽子去打坯坑前,看到坑里堆滿了民工們尸首,慘不忍睹。后來,這塊地很長時間無人耕種。

  催人淚下

  最小的烈士才15歲

  今年6月,夏津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到當年派出民工的幾個村莊調查走訪了解到,當年犧牲在高唐的20名民工,年齡最大的木玉杭52歲,其次是張志元50歲,最小的張治明才15歲,比他稍大一些李克源是17歲。他們犧牲前后,很多故事催人淚下。

  其中,烈士張志元當時在夏津霍莊霍興懷家扛活,是代替東家參加了運糧隊。烈士李萬鎰在土改時分到了一頭驢,為此他不止一次說,從心里感謝共產黨。聽說有運糧任務,他也積極報名了。不過因為父親早逝,母親當時又臥病在床,他便被勸回家。第二天,他去縣城賣棉花時,又正巧碰上運糧隊出發(fā)。一聽說第二天就能趕回來,他立刻把棉花寄存到熟人處,毫不猶豫地跟著車隊出發(fā)了。

  民工中,年齡最小的是張治明,當年只有15歲。他也是最后一個被殺害的。據后來匪徒供述,看他年齡太小,匪徒們原本想放了他。因為民工都是被勒死的,整個過程動靜不大,當時張治明并不知道同鄉(xiāng)們已經被殺害。被放走之后不久,他又折回現(xiàn)場說,天黑路不熟,希望和同鄉(xiāng)一塊走。結果匪徒們又改變主意,將其殺害。

  當時,民工們都是剛剛翻身的貧苦農民,犧牲后雖有政府的救濟和撫恤,但對各自家庭來說,以后的艱難困苦,旁人難以了解。夏津五里莊村83歲的李永梅和80歲的王光玉夫婦是雙烈屬,就因為李永梅的父親李士益和王光玉的父親王會成在張大屯慘案中同時遇害。父親犧牲時,李永梅13歲,其下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至今回憶起父親犧牲后,母子五人生活的艱辛,李永梅依然泣不成聲。

  告慰英靈

  兩地共同緬懷革命先烈

  稍稍可以告慰烈士及后人的是,1946年10月,遇害民工被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當年的劊子手們,此后也得到了應有的嚴懲。1948年8月,政府在張大屯召開公判大會,石金湘、林代峰等人被公審槍決。吳春凱雖于1947年逃往東北,但在1952年鎮(zhèn)反運動中被抓獲,此后也被公審槍決。

  張大屯解放后,當?shù)貙W校師生曾尋撿烈士尸骨,掩埋在一起,并重新整理修葺了烈士墓。70年來,前王先屯村及周圍的群眾一直保護著烈士墳墓。

  今年7月份,在新建的夏津革命烈士陵園正在緊張施工,也是在張大屯慘案中烈士犧牲70周年的時候,夏津縣民政局來高唐對烈士生平進行尋訪調查。巧合的是,在他們出發(fā)途中,也接到高唐民政局致電詢問這些烈士的情況。雙方的不謀而合,使得整個調查過程異常順利。兩地民政部門及楊屯鎮(zhèn)黨委共同商定,在公墓原址興建一處烈士陵園。

  很快,占地近兩畝,內設一座紀念亭和兩座紀念碑的歷史陵園全部竣工。陵園內花磚鋪地,園區(qū)道路全都設計成紅色,代表烈士走過的紅色革命道路,沿著圍墻,園區(qū)內栽植了21棵青松,代表了21名烈士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

  9月30日,夏津和高唐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烈士后人及張大屯當?shù)匾恍┐迕?、小學師生共同參加了公祭儀式,楊屯鎮(zhèn)黨委書記崔建軍宣讀祭文,緬懷革命先烈,表達了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決心。更多的人則通過紀念碑上的碑文,了解到了70年前的那場慘案、那段歷史。(聊城新聞網)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