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9-08 19:00 | 來源:騰訊新聞 2017-09-06 14:58 | 查看:739次
(原標題:廣州一小男孩模仿《熊出沒》,撐把雨傘四樓跳下……)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偉吟、劉文琴、鄭雨秋報道 來自湖南在廣州務工的劉先生、程女士家 8 歲的小男孩樂樂(化名),平時活潑好動、聰明可愛,這一家本是個幸福開心的家庭。禍從天降!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今年 7 月暑假剛開始,樂樂邀約了一幫小朋友在家玩耍并模仿《熊出沒》中的情節(jié),從家中找到一把雨傘,然后背起書包撐開傘從 4 樓 " 飛 " 下去,落到 2 樓平臺摔成重傷昏迷不醒,呼叫 120 及時送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急診科,經神經內外科醫(yī)生緊急會診后行頭顱 CT 檢查,CT 結果顯示:顱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因沒有手術指征,只能保守治療。
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神經科病區(qū)住院一個多月,經醫(yī)護人員系統(tǒng)、精心的治療護理下,樂樂終于蘇醒過來了,四肢也逐漸恢復活動,加強康復鍛煉后于 8 月中旬時能獨立行走,可正常言語和進食,樂樂一家終于開心出院了。據家長說,樂樂這小孩平日喜歡看動畫片,尤其愛模仿《熊出沒》中上躥下跳的情節(jié)。這就是小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良模仿釀成的悲劇,類似的事件報道并不少見,在痛心之余,不免思考,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的模仿行為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神經科主任醫(yī)師肖頌華教授指出,模仿悲劇的發(fā)生,一方面與電視媒體呈現一些 " 血腥與暴力 " 的動畫內容不無關系;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當前我國孩子安全教育理念存在漏洞。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理應扮演好孩子的 " 老師 "、" 向導 " 等角色,在日常生活點滴中向孩子灌輸安全理念。因此,肖頌華教授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積極引導小孩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引導他們明確認識到什么值得模仿,什么不能模仿。要細心留意與觀察,對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模仿行為要及時制止,要讓他們明白該行為的危害并及時改正。
其次,要利用孩子模仿性強這一特點,引導他們從無意識的模仿到有意識的模仿上來,引導他們學習先進榜樣,并對他們進行模仿獎勵。
最后,在對動畫片等電視節(jié)目進行 " 源頭 " 把關,為孩子選擇正確的動畫片。家長選擇充滿童趣、色彩鮮艷的動畫片,遠離低俗、暴力的動畫片,最好能陪著孩子一起看并引導孩子該向誰學習,不該向誰學習,哪些行為不能模仿。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