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8-29 11:22 | 來源:中國軍網(wǎng) 2017-08-25 18:27 | 查看:1665次
作者 喬夢
近日
陸軍第77集團軍某旅在駐訓途中
與一群藏族小朋友
產(chǎn)生了一段軍地情誼
這群淳樸的藏族小朋友
見到軍車從遠處駛來
立即停止玩耍,站得筆直
并送上不太標準的“軍禮”
目送軍車駛過
受他們鼓舞
路上的游客行人也紛紛效仿
見此情景
解放軍駕駛員立即鳴笛回禮
車上官兵也不斷向他們揮手示意
看著小朋友的童真臉龐
駐訓官兵心里感到陣陣暖意
愿這群藏族小朋友茁壯成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歡迎你!
其實
這樣令人感動的“軍禮”
不僅僅發(fā)生在這里
在許多地方都曾有過這樣的“風景”
那么
被敬軍禮的軍人是什么感受呢?
一位有親身經(jīng)歷的軍人這樣說……
新藏公路上那個背包客的軍禮,就是我們堅守喀喇昆侖的意義
王雪振
我的部隊,在喀喇昆侖山腳下,是一支具有“高原勁旅”之稱的光榮部隊。
四年前,我23歲,剛剛在部隊任職一年。那一年,部隊開赴喀喇昆侖山腹地進行野外駐訓,在高寒缺氧的極端惡劣環(huán)境中一待就是四個多月。
喀喇昆侖山(資料圖)
那時候,川流不息的軍車仿佛一下子就擠滿了新藏公路,給這條穿越重重高山達坂、平日頗顯冷清的國道,頓添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車窗外,一側(cè)是觸目驚心的懸崖深溝,一側(cè)是筆直矗立的巨大山體,路邊上,還有星星散散的背包客、驢友,與車隊或迎面而行、或同向趕路。
車隊行進在新藏公路上。(資料圖)
那天,我坐在六平車的大廂板上,突然瞥見一個背包客,孤零零地站在路邊上,一手搖著小國旗,一手端端正正地舉起。定睛一看,是一個莊重的軍禮。
那個背包客從哪里來,又究竟到哪里去,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馬達轟鳴,車流涌動,那個背包客的右手,一直沒有放下。車隊那么長,誰也不知道他敬了究竟有多久。
事實上,他敬禮的場景,對我而言,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就是那么一瞬間,卻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以至于每次提起喀喇昆侖山,我都會想起那個背包客,想起那個莊重的軍禮,以及那個軍禮給予我甚至整個車隊的觸動,溫暖卻有力量。
踏雪巡邏走邊關。王寧攝
一年又一年,我肩扛的中尉軍銜也多了一顆星,成了上尉軍銜,當年的稚嫩痕跡,早已被昆侖風雪所碾碎,再也沒有了當初愣頭愣腦的模樣。
當初那個心比地大、志比天高的年輕人,成了別人口中的老南疆。曾經(jīng)的攜筆從戎激情漸漸退去,曾經(jīng)的慷慨報國豪氣逐漸平息,工作的壓力一天比一天重,家庭婚姻的幸福煩惱也一天比一天多,只剩下一天天地慢慢攀爬軍旅生涯的時光之格,曾一度厭煩這種單調(diào)重復的生活,也曾反復問過自己在高寒極地中堅守的意義。
曾經(jīng)的澎湃熱血,曾經(jīng)的滿腔熱情,仿佛都已不在。有人甚至還當面對我說,鳥不拉屎的地方,要啥沒啥,人都待傻待廢了,有個啥用。
一度,至少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是有些認同這些話的。人海茫茫,熙熙攘攘,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討生活,誰會將目光多投向你一點呢?實際一點是不是更好些?對自己好一點是不是才是硬道理?
-20℃,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踏雪巡邏。(資料圖)
直到那一天,我到紅其拉甫邊防連采訪,聽到了另外一件事兒。
那一年深夜,一輛地方車在距離紅其拉甫邊防連哨所不遠的公路上,發(fā)生側(cè)翻,一家人都被困在了車上。
情急中,渾身是血的男主人爬出車子,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再看到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山野嶺,覺得自己一家人肯定完了,一下子就跌入了絕望的深谷。
當他準備放棄時,借著月光,無意間看到不遠處有一團紅色的東西,便試著往前走,結(jié)果就走到了紅其拉甫邊防連的門口,一家人也被聞訊而起的官兵緊急救了出來。
事后,一家人對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感激涕零,男主人更是感動地說:“當我看到那紅色的東西是國旗時,我就知道有救了!”走的時候,他將車窗搖得很低,不停地向送別的戰(zhàn)士們揮手致意。
一個戰(zhàn)士說,以前覺得天天在連個人影的地方站崗放哨,一點意思都沒有,當聽到那個人的話后,才覺得自己還是有些價值的。確實,在荒寥孤寂的邊防線上,一個軍人,就是一座界碑;一面國旗,就是一處庇護所。
那敬禮的背包客,那揮手致意的男主人,在遙遠的祖國西陲,因不同的機緣與南疆官兵邂逅相遇,卻以相同的方式表達著對軍人最樸素的情感——堅守在邊防線的鐵血衛(wèi)士,為國不懼流血犧牲的錚錚硬漢,就是他們最敬重的人。
這種敬重,發(fā)自他們的內(nèi)心,流于他們的眼神,表現(xiàn)在他們的行為上,那端正的軍禮,那不停的揮手致意,就是最直接最生動最具體的證明。
而這種敬重,就是千千萬萬個南疆將士守衛(wèi)喀喇昆侖的理由,強烈而耀眼,充沛而豐盈。它告訴我們,在種種追求的熱鬧光景中,理想和情懷仍然有著市場,那爬冰臥雪、吞糠含沙的付出,仍然一點一滴地打在人們的心坎里,匯聚成浩蕩蓬勃的力量。
十年飲冰,熱血難涼。
還是那句話,昆侖險阻,慷慨而進,我們時刻準備著……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