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5-09 11:26 | 來源:澎湃新聞 2017-05-04 18:36 | 查看:2467次
五一假期,《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以及央視“經濟半小時”節(jié)目同時發(fā)布一則消息“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癥,已被批準臨床使用!中國制造!”,孰料,這三個感嘆號的新聞報道卻成敗筆,引來眾多專業(yè)人士和媒體紛紛質疑其“誤導公眾”“虛假宣傳”。
事實上,被視為“重大突破”的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早在2013年就被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CFDA)批準,只不過在這個勞動節(jié)得到央視多個欄目集體關注,而且特別強調這項技術是“中國制造”。到底這項成果能不能檢測癌癥、真正造福于患者呢?作出“歷史性突破”的羅永章又是何許人?
央視的報道獲得了大量的轉發(fā)和評論,也有評論者表示,該報道應嚴謹些。本文圖片 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
《人民日報》擁有超高的人氣,讓這則新聞?chuàng)碛泻芨叩年P注度。
“滴血驗癌”遭質疑
2013年11月28日,科學網博主王守業(yè)博士就曾對“清華教授發(fā)現全新腫瘤標志物研發(fā)試劑可測癌癥”的新聞表示強烈質疑。
幾年過去,“滴血驗癌”的新聞再次登上央視報道,讓如今任華人抗體協(xié)會會長的王守業(yè)不免感慨萬分,他貼上舊文不愿再做評論,只是重申文責自負。
所謂“滴血驗癌”的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采用酶聯免疫法技術(ELISA),已經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利用特異性強的抗原-抗體反應,即使待檢測的血液中只有很少量的腫瘤抗原,也可利用此方法檢測出來。王守業(yè)認為,滴血只不過是用來宣傳該技術的噱頭而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告訴《知識分子》,真正的一滴血檢測是像測血糖那樣只需刺破指尖,將一滴指尖全血放在試紙上,馬上插進血糖儀檢測,血糖讀數馬上顯示。而煙臺普羅吉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這個Hsp90α產品用的是酶聯免疫法,其操作必須是先抽取幾毫升靜脈血,然后離心分離出血清/血漿,再從中取出50-100微升放入酶標板反應孔,經反復孵育洗滌后才能置于酶標儀中檢測。把這么一個復雜的檢測過程,說成“一滴血”,是在偷換概念,誤導人們接受。
疑似羅永章教授的微博賬號5月1日晚對此新聞進行專門回復,“一滴血檢測腫瘤’的說法很不準確,確切地講,應該叫‘監(jiān)測腫瘤’”。
診斷意義有限
“監(jiān)測”與“檢測”雖是一字之差,但是在臨床上的意義則相去甚遠。監(jiān)測僅僅是評估概念,而檢測則是診斷概念,強調的是發(fā)現腫瘤。
值得注意的是,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酶聯免疫法)2013年獲得注冊證。國家藥監(jiān)局注冊批文明確指出的使用范圍是“本產品用于定量檢測非放療肺癌患者EDTA-K2抗凝血漿中的熱休克蛋白90α,該指標用于對已明確為肺癌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和療效評價。”說明該產品注冊報批時的臨床試驗對象只是已確診的未經治療的肺癌患者。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孫燕教授早在2016年2月發(fā)表的《不推薦將血清標志物用于無癥狀人群或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文章中,很直接地對話羅永章,說:“我在清華大學的一個朋友發(fā)現熱休克蛋白在腫瘤患者中陽性率為80%以上,而在正常人中陽性率為10%~20%左右,遂隱約地稱發(fā)現一個很好的腫瘤早診斷指標。他就是將監(jiān)測指標與診斷指標二者的概念混淆了。也許這個熱休克蛋白是有用的,但是其實驗結果中既存在假陽性又存在假陰性,所以沒有任何診斷價值?!?/span>
實際上,在2013年11月17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宣布羅永章教授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全新的腫瘤標志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重大突破消息后,就曾引發(fā)國內外學界的大量質問,幾天后羅永章不得不出面澄清,他并沒有說其研發(fā)的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可以篩查各種癌癥,而是強調正確的說法應該是“Hsp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是Hsp90α蛋白被發(fā)現24年來,全球首個將其用于臨床的產品,對于提高腫瘤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和療效評價水平、實現腫瘤個體化治療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Hsp90α獲得國家第三類(最高類別)醫(yī)療器械證書是怎么回事?
在清華大學生科院網站上,該報道稱產品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最高級別的III類認證,但實際上只要相關產品涉及癌癥,就必須申報國家藥監(jiān)局III類注冊申報。(更多內容請見CFDA: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103757.html )一個顯見的事實是,全國范圍內獲得III類注冊證的生產銷售企業(yè)何止千萬。
2013年,羅永章教授向外界發(fā)布科研成果。
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圖片截自CFDA網站
Hsp90α在腫瘤篩查方面價值有多大?
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目前可應用于定量檢測非反射肺癌、肝癌患者EDTA-K2抗凝血漿中的熱休克蛋白90α,以此作為肺癌、肝癌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和療效評價。在近日的“經濟半小時”節(jié)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也表示,熱休克蛋白90α可預測肺部的遠端轉移,可幫助醫(yī)生判斷腫瘤是否已經發(fā)生遠端轉移,對他們臨床判斷和診斷有幫助。
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熱休克蛋白90a用于肺癌的預后評估和療效監(jiān)測的確是有用的新產品,最近陸續(xù)在各地醫(yī)院推廣也著實不易,為醫(yī)生診治肺癌癥患者提供了新武器,是好事。但學界批評的是把這個新產品用途夸大用于癌癥篩查就錯了,業(yè)界專家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濫用90a等腫瘤標志物進行健康體檢“無異于謀財害命!”“我們在體外診斷這個圈子工作多年,略為了解一些真相,寫出給各位同事和親朋好友是怕各位受人鼓動花冤枉錢”。
目前臨床上公認的肝癌生物標記物為臨床公認的肝癌標志物甲胎蛋白(AFP),根據報道稱,熱休克蛋白90α可檢測出AFP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肝癌患者,檢出率高達94%,并且能在肝癌早期檢測中發(fā)揮作用。
截至目前,與熱休克蛋白90α有關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有3項,稱其為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證實,如果把這個新產品用途夸大,宣傳其廣泛用于癌癥篩查就與事實有違。
目前,針對不同種類的腫瘤生物標記物多達數十種,熱休克蛋白90α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它對癌癥的早期診斷具有一定價值,但強調它具有重大突破以及屬于世界難題,顯然有夸大之嫌。合適的腫瘤標記物,能夠更早期地發(fā)現腫瘤進展情況,但CT和B超仍是檢測腫瘤的金標準,生物標記物只不過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檢測手段,不宜夸大其作用和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2013年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被CFDA批準生產,但根據負責生產該試劑盒的煙臺普羅吉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管理層在“經濟半小時”節(jié)目中透露,其目前仍未解決生產問題。
羅永章其人其事
2013年在清華大學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重大突破”之后,羅永章遭到國內外學術界的一片質疑。
王守業(yè)在隨后的博文中梳理道,羅永章教授于2009年才開始有了第一篇有關Hsp90α的論文,并沒有證據表明他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Hsp90α為一個全新的腫瘤標志物”,早在他之前就有很多研究者對熱休克蛋白90α進行了研究,羅永章教授在這個領域既不是首創(chuàng)者,也很可能不是最有影響的學者。
前述業(yè)內人士在日前向《知識分子》表示,熱休克蛋白整個家族,包括90α早被國內外學者證實。1989年,Weber課題組首次報道了人Hsp90α的全長基因序列,使該蛋白的身份得到了確認。1992年,Ferrarini課題組發(fā)現,人Hsp90α能被腫瘤細胞分泌到細胞外,可以作為腫瘤標志物。2002年,Neckers研究室發(fā)表論文證明Hsp90α在轉移癌患者的血液含量升高。
羅永章是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名譽主任由兩院院士周光召和DNA雙螺旋結構發(fā)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共同擔任。在媒體報道中,不乏沃森贊賞羅永章工作的表述。
實際上,在2013年清華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沃森確曾致信羅永章表示祝賀:“你已經穩(wěn)固地建立了Hsp90α作為腫瘤標志物的概念,并成功地研發(fā)出這一蛋白的定量檢測試劑盒、在中國用于臨床監(jiān)測。祝賀你、你的團隊和清華大學,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羅永章與沃森合影。圖片來自tsinghua.edu.cn
前述業(yè)內人士提醒道,沃森肯定的是Hsp90α作為腫瘤標記物,在臨床上的價值,至于Hsp90α試劑盒是否可以廣泛檢測各種癌癥,顯然這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進行支持,才可定論。他進一步強調,在此前的2009年,沃森還推薦了羅永章教授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所參與的一項小鼠研究,論文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該研究通過體外培養(yǎng)的肺腺癌細胞系和小鼠的轉移肺癌模型,研究Hsp90α在轉移癌細胞分泌上的機制和作用,這是一篇基于小鼠的基礎性的研究,并無任何臨床資料。
在羅永章的研究生涯中,另外一項被質疑的工作是其研發(fā)的國家一類新藥、也被稱為“世界級抗癌新藥”——恩度。
美國科學家猶大·??寺↗udah Folkman)是血管緊縮素(Angiostatin)和血管內皮抑制素(Endostatin)的最早發(fā)現者。1991年,他發(fā)現了這兩種蛋白質,于是開始通過他創(chuàng)立的公司EntreMed對它們進行研發(fā)。
1999年,羅永章回國,開始著手基于血管內皮抑制素的新藥研發(fā),并在煙臺創(chuàng)建了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他知道Endostatin的性質不穩(wěn)定,通過添加幾個氨基酸,使其性質穩(wěn)定下來。2003年,其成功研制抑制血管生長新藥——恩度,之后被評為“2005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Folkman一開始并不知道羅永章在研究他發(fā)現的蛋白Endostatin,直至在一次報告中獲知,然后他通過實驗室一名中國科學家聯系羅永章,并要到了一些藥物恩度。他發(fā)現恩度的確效果比Endostatin強。
根據《華爾街日報》2005年的報道,由于研發(fā)Endostatin成本太高,且其在體外性質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最為重要的是,其并不能給患者帶來很大的收益,EntreMed后來不得不放棄了,并將專利轉讓給波士頓兒童醫(yī)院。
羅永章有意打入美國市場,但如果該藥物想要進入美國市場,顯然會面臨專利糾紛?!坝捎诙鞫扰cEndostatin的結構非常相似,波士頓兒童醫(yī)院擁有Endostatin專利,涉及蛋白制備方法、腫瘤治療等方面,如果恩度打算進入美國市場,需要通過專利許可”。波士頓兒童醫(yī)院知識產權經理Leslie Grushkin-Lerner表示。
Folkman申請的Endostatin專利。
恩度的中國專利。
恩度申請的美國專利,但是仍以修飾的Endostatin的名義申請。
恩度從I期臨床試驗到CFDA批復生產,只用了4年時間,可謂速度驚人,當時恩度獲得了國家的全力扶持。2006年9月,先聲藥業(yè)僅以2億元獲得麥得津生物的80%股份,隨后恩度被先聲藥業(yè)推入市場。但是無論從藥物效果以及市場反饋都不盡如人意??磥硐嚷曀帢I(yè)并沒有在這筆看似有利于己方的交易中占到很多便宜。
恩度雖然同時擁有中國和美國專利,但它如果進入美國市場仍然受限于Endostatin的專利限制。
目前,該藥被批準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根據介紹,其聯合用藥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延長至17個月左右,但有專家表示,其單藥對肺癌患者的客觀反應率僅3%左右,差不多相當于“維生素的效果”。
2012年,“恩度”銷售額約為2億元,近幾年增速也并不明顯。同國外抗癌藥物,甚至國內主要抗癌藥物相比,銷售額相形見絀。其真正給患者帶來的福祉也很有限。一位業(yè)內人士評價道,這絕非首創(chuàng),技術上也沒有創(chuàng)新。
?。ň幷咦?原文標題為《清華大學羅永章的“一滴血查癌”受媒體熱捧,他到底是何許人》)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