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3-03 20:56 | 來源:人民日報 2017-02-07 06版 | 查看:948次
江西南昌縣后萬村人才輩出,幾十年來沒有違法犯罪記錄
本報記者 魏本貌
新春時節(jié),位于贛撫之原、撫河之濱的南昌縣三江鎮(zhèn)后萬村朦朧氤氳,靜謐安詳……
“子孫教育宜嚴,必以讀書為先”
走出博士碩士教授高級工程師及各類專家300多人
后萬村歷史悠久,人才輩出。這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戶籍人口445人100余戶;常住人口170多人35戶。
據(jù)萬氏族譜記載,北宋至元、明、清朝代,后萬村族人共考取進士15名、舉人17名、貢生44名,國學(xué)生70多名,秀才142名。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取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xué)300多人,出國留學(xué)生80多人,走出博士、碩士、教授、高級工程師及各類專家300多人。這一切,得益于后萬村歷來看重的家訓(xùn)。
后萬村祖訓(xùn)規(guī)定,“子孫教育宜嚴,必以讀書為先,如資質(zhì)穎異,無論貧富,須擇嚴師善導(dǎo),勿以貧而廢業(yè)?!倍裼至鱾髦皩幙纱虺嗄_,也要去讀書”的俗語。
三江鎮(zhèn)后萬村大學(xué)生萬蕾,在廣州讀大學(xué),學(xué)習美術(shù)設(shè)計。她說他們一輩人從沒在讀書方面讓父母操過心?!昂笕f村能出這么多人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重視教育,自小熏陶,長大自然錯不了?!焙笕f村村民理事會會長萬良丹對記者說,后萬村專門有一個本子記錄村里每年考上大學(xué)的人,并給予表彰。
“孝悌百行首務(wù)也”
保持讓老者走中間的風俗,方便攙扶
走在后萬村巷道中,總看見老者走中間石板,青年人走兩旁,在沒有老年人同行的巷道中,青年人也保持著走兩邊的習慣。
“巷道中間鋪的是麻石,兩旁鋪的是紅石?!比?zhèn)文化站站長吳來源介紹,后萬村建村千年以來,村里人保持著讓老者走中間的風俗,以方便兩旁攙扶。
道光甲辰版《后萬族譜》的宗政篇第一句便是:孝悌百行首務(wù)也。這種德性深刻影響著萬氏后人。
“父母親多年照顧奶奶和外婆,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0多歲的后萬村人萬俊告訴記者,那時外婆因眼病外加膽囊炎等,身體每況愈下,最后臥床不起,但父母親卻從來不把老人當負擔。盡管家中老人疾病纏身,但因受到悉心照顧,奶奶活到97歲,外婆活到82歲,安然離世。
又到了周末,萬俊早早買好菜,一頭鉆進廚房——在萬俊家中,每個周末都是陪父母一起吃飯的日子。不論多晚,萬俊家一直保持著“長輩不入席、家中不開飯”的習慣?!耙郧笆俏覀兊壤夏赣H老父親上桌再開飯,現(xiàn)在是兒孫們等我們來了再開飯。孫子今年讀一年級,也很懂事,桌上有他喜歡的菜,也乖乖坐著?!比f俊的父親萬喜保說。
“處為賢士、出作良臣”
沒有違法犯罪記錄,上百科級以上干部無損村譽
北宋靖康年間,金軍攻破東京,俘虜宋徽宗、欽宗父子,史稱“靖康之難”。后萬村始祖萬迪臨危受命,率全家?guī)Пo送孟皇后南逃,途中歷盡艱辛,不畏艱險,最終完成使命……家國情懷,寫在萬氏祖訓(xùn)之中,默默地影響著每個人。解放后,后萬村整個村莊沒有違法犯罪記錄,100多名從后萬村走出去的科級以上領(lǐng)導(dǎo)干部,至今沒人因廉潔問題而玷污村譽家聲。這也是得益于他們“處為賢士、出作良臣”良好家風的熏陶。
84歲的萬良明是抗美援朝的老戰(zhàn)士。他年幼喪父,年輕時瞞著母親,滿腔熱血報名參加志愿軍,并隨即奔赴朝鮮戰(zhàn)場。1957年從部隊轉(zhuǎn)業(yè),他放棄縣城優(yōu)厚的生活,選擇返鄉(xiāng)工作。言傳身教之下,其子年輕時也參軍入伍,做好隨時上戰(zhàn)場的準備。
如今,擁有61年黨齡的萬良明時常教育三個子女,要熱愛勞動,賭博不看,煙酒不沾,辦公事就不能有私心,否則群眾就會戳你的脊梁骨……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