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1-15 22:25 | 來源:觀察者 2017-01-13 20:22:40 | 查看:1262次
原標題:習近平總書記給庫爾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
托乎提汗:
你好!看了你的孫女如克亞木的來信,得知你年近90身板還很硬朗,得知你們一大家100多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我非常高興。
咱們新疆好地方,民族團結一家親。庫爾班·吐魯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優(yōu)秀代表,我小時候就聽說過他愛黨愛國的故事,讓人十分感動。多年來,你一直堅持你父親愛黨愛國的情懷,給后輩和鄉(xiāng)親們樹立了榜樣。希望你們?nèi)依^續(xù)像庫爾班大叔那樣,同鄉(xiāng)親們一道,做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chuàng)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你健康長壽、闔家幸福,也請代問家人和鄉(xiāng)親們好!
習近平
2017年1月11日(完)
相關閱讀
庫爾班大叔見到了毛主席
(原載于2015年7月1日新疆日報)
回家半年了,如克亞木·麥提賽地還是過著“航母時間”。天還沒亮,她就起床,7點多準時跑步;她被子疊得整齊,步伐走得矯健。
退伍前,她是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上的第一代少數(shù)民族女兵。同時,她也是“騎著毛驢進北京”的庫爾班大叔的曾孫女。
6月28日,如克亞木起得更比往常早些,因為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57年前的這一天,庫爾班大叔在北京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成就了一段久久傳誦的佳話。
57年后的這一天,如克亞木作為于田“弘揚庫爾班·吐魯木精神珍惜今日幸福生活”主題宣講團的一名宣講員,來到基層,與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回憶爺爺經(jīng)歷的苦日子,講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黨的惠民利民政策和民族團結的故事,進行著跨越時代的精神傳承。
庫爾班大叔要騎毛驢上北京
盛夏的南疆大地,陽光普照,瓜果飄香,一派繁榮祥和的景象。在于田縣先拜巴扎鎮(zhèn)如克亞木的家中,墻上掛的毛主席接見庫爾班·吐魯木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這張擁有50多年歷史的老照片講述的故事,對于如克亞木的奶奶,庫爾班·吐魯木的女兒托乎提汗·庫爾班來說,仿佛就在昨天。
“庫爾班大叔”,全名庫爾班·吐魯木,1883年出生在和田地區(qū)于田縣,是個孤兒。他的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長大后,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奴役的生活,庫爾班·吐魯木帶著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了下來。后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17年的野人生活。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庫爾班·吐魯木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當他得知是毛主席和共產(chǎn)黨給了人民幸福的生活后,多次執(zhí)意要騎毛驢到北京去見恩人毛主席。
村民們笑他不知去北京的路有多遠、毛主席有多忙,他的這個想法無異于“沙漠里刨出水來、天空中長出棉花”。但庫爾班·吐魯木下定了要見毛主席的決心。他說:“北京就在大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能讓我親眼看看毛主席,我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p>
庫爾班·吐魯木決意騎毛驢上北京見毛主席的事,傳到了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王恩茂那里。為了滿足他的心愿,王恩茂特批庫爾班·吐魯木隨新疆國慶參觀團乘飛機到北京。1958年6月28日,庫爾班·吐魯木同全國其他勞動模范一起,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爺爺是1958年6月27日下午接到的通知,28日毛主席接見參觀團全體成員?!睅鞝柊啻笫宓膶O子亞森·麥麥提明回憶說,消息傳來,大家非常高興,爺爺更是處于亢奮狀態(tài),對誰都笑嘻嘻的,見誰都想說話,卻不知說什么好,做什么好。晚上更是一夜未合眼,把帶給毛主席的禮物放在床頭,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沾上一絲塵土,還用外衣蓋上。
第二天12時左右,庫爾班大叔終于見到了毛主席!“當時,爺爺走到毛主席面前,向他行了一個維吾爾族民族禮。爺爺緊緊握住毛主席伸過來的大手不愿松開。他的心愿在這一刻終于實現(xiàn)了,只是語言不通,怎么也說不出話來。那一天,爺爺激動得渾身都輕飄飄的,像‘醉’了一樣?!眮喩f。
紀念館傳承庫爾班大叔精神
2014年11月16日11時,新疆第一列正式運營的動車緩緩駛出烏魯木齊火車南站。在第一趟列車上,除了來自內(nèi)地的游客,還有一名特殊旅客,那就是庫爾班大叔的孫子亞森·麥麥提明,受鐵路部門的邀請,他專程乘車感受新疆交通的大發(fā)展。
動車疾馳,亞森不禁心生感慨,“爺爺以前騎著毛驢上北京,要是能看到現(xiàn)在四通八達的交通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在爺爺?shù)母姓傧拢瑏喩褞鞝柊唷ね卖斈緹釔埸h、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勞動、熱愛家鄉(xiāng)的精神當作傳家寶,始終聽黨的話,跟黨走,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回報黨和國家的恩情。
2003年,和田市《庫爾班·吐魯木見到了毛主席》大型塑像竣工,同年,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建成。如今,銅像和紀念館成了和田的文化地標之一,每個來到和田的外地人,都把來到這里當作一門“必修課”。
亞森是紀念館的義務管理員,他和妻子一邊務農(nóng),一邊守護著爺爺?shù)募o念館和故居,也守護著爺爺留下的精神財富。
在紀念館內(nèi)的一間放映廳,亞森常常熟練地啟動電腦,用鼠標點擊屏幕,屏幕上立刻播放起了為游客準備的介紹庫爾班·吐魯木的專題片。
亞森說,這部專題片他已經(jīng)看過無數(shù)遍,但從不會感到厭煩?!懊總€月最少都有三四百人來這里參觀,我會給每位來這里參觀的人播放這部專題片?!彼f,自己最開心的事,就是紀念館建成后,越來越多的人從全國各地趕來,重溫發(fā)生在他爺爺身上的故事,在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亞森還自發(fā)組織成立了農(nóng)村義務消防隊。從2012年至今,消防隊已先后撲救了40余起火災,而撲救這些火災他沒有向政府和村民伸手要過一分錢,他也因此獲得了2014年度全國熱衷消防事業(yè)先進個人,并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的表彰。
榜樣的力量穿透歲月
近日,為大力弘揚庫爾班·吐魯木大叔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擁護民族大團結的精神,深入推進“去極端化”工作,于田縣廣泛開展“弘揚庫爾班·吐魯木精神珍惜今日幸福生活”主題大宣講。庫爾班·吐魯木的重孫女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從航母“遼寧艦”退役回來后,考進了警察隊伍,同時也成為于田縣“去極端化”宣講團的一名宣講員。
“爺爺雖然離開有40年了,但爺爺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勞動、愛集體的精神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比缈藖喣炯拥卣f。
看到孫女為宣講嗓子都啞了,托乎提汗·庫爾班仍覺得特別驕傲:“我已老了,對國家也做不了什么貢獻了,只想在有生之年,讓孫女去當兵,讓她給國家做點事,借此告訴更多的人:共產(chǎn)黨亞克西!黨的恩情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
“黨的恩情就像天山上的雪蓮—看得見,數(shù)不清。這幾年,鐵路、高速公路通到了我家門口,我家的大棗、石榴賣到了全國各地,家庭收入翻了一番,這全靠黨的好政策。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各項建設,我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你看,我們這個漂亮的抗震安居房,我自己只掏了1.7萬元,其余2萬多元全都是政府給的補貼,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蓖泻跆岷拐f,“過去喝澇壩水、住地窩子,現(xiàn)在住上安居房、看上有線電視、用上自來水……這全托共產(chǎn)黨的福?!?/p>
截至目前,宣講團在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開展宣講20場次,受教育群眾近萬人。庫爾班大叔發(fā)生在上個世紀的故事,讓許多“80后”“90后”“00后”青少年也感到受益匪淺。來自加依鄉(xiāng)的少年阿里木江說,以前在課本中學過庫爾班爺爺?shù)墓适?,也看過關于他的電影,現(xiàn)在又聽他重孫女宣講,感覺特別親切?!八麗埸h、愛國的精神就在我們身邊傳誦,永不過時?!?/p>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