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0-26 18:59 | 來源:江蘇文明網(wǎng) 2021年9月 | 查看:514次
事跡:用法治用真情護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檢察官
簡介:楊紅萍,女,1975年生,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從事檢察工作18年來,楊紅萍立足崗位,用法治力量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她在工作中總結出“金手指幫教模式”,從心理健康、思想悔過、遵紀守法、自我維權和回報社會等五方面幫教涉案未成年人。她牽頭實施“幫百童工程”,幫助28名困境兒童獲得司法救助金,開展個人或團體心理輔導120余人次。
楊紅萍,女,1975年3月生,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
楊紅萍從事檢察工作18年來,立足崗位,以強烈的服務意識和責任觀念,用法治的力量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幫教未成年人212人回歸社會,無重新再犯罪,其中,26人考入大學。開展法治宣傳50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達20萬余人。實施“幫百童工程”協(xié)助6名未成年人轉學,幫助28名困境兒童獲得司法救助金,開展了120余人次的個人或團體心理輔導。
楊紅萍先后獲得“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江蘇省新時代優(yōu)秀檢察官”提名獎、“江蘇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等30余項榮譽。撰寫的預防在校生犯罪檢察建議書入選最高檢“優(yōu)秀說理檢察法律文書”,獲“江蘇省十佳保護未成年人優(yōu)秀事件”“全省檢察機關十佳精品檢察建議”等榮譽。
“金手指”巧助迷途少年
楊紅萍帶領團隊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善于擔當?shù)摹肮そ场本袼茉煨聲r代檢察官的“大家”風范,用熱愛、執(zhí)著全心全意的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在工作中創(chuàng)建了“指點思想、指點家長、指點維權、指點關愛、指點共建”為內容的“金手指幫教模式”,通過從心理健康、思想悔過、遵紀守法、自我維權和回報社會等五方面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言傳身教、指點迷津,達到“頑石成金”的良好效果。
2017年6月,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小林傳播淫穢物品案件中,楊紅萍通過自主社會調查發(fā)現(xiàn),小林系在校高二學生,一貫表現(xiàn)良好,學習成績也不錯,其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法律知識。
“很多的孩子,原來本質并不壞,多數(shù)是家長疏于管理教育,或者過分溺愛,才走到了犯罪的邊緣?!睏罴t萍考慮到他是自首,又是初次犯罪,真心悔罪,如果提起公訴,可能會對其以后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甚至改變其人生軌跡。因此,楊紅萍依法建議對小林作附條件不起訴,并制定了詳實的幫教方案,最終經檢委會研究,贛榆區(qū)檢察院依法對他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這也是贛榆區(qū)檢察院首例附條件不起訴案件。經過十個月的跟蹤考察、幫教,小林變得陽光開朗,學習更加勤奮刻苦。2018年,小林考上大學后,捧著錄取通知書喜洋洋地向楊紅萍檢察官報喜,一口一個“楊媽媽”說不完的感謝。
“對待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注重幫扶教育,積極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法治教育、心理疏導,幫助他們矯正思想、糾偏行為,引導他們回歸正途、回報社會。”楊紅萍說。
“金手指幫教模式”也先后被評為連云港市“十佳特色青少年維權工作項目”、市政法系統(tǒng)“優(yōu)秀工作法”。在贛榆區(qū)智賢中學設立的“金手指青少年法治教育指導中心”獲評"連云港市十大法治事件提名獎”,經驗做法被市政法委轉發(fā)、推廣。
“檢察建議”助推社會治理
楊紅萍從不就案辦案,而是善于發(fā)現(xiàn)案件背后隱藏的問題,她始終堅持以預防青少年犯罪為導向,以高度的責任感參與社會綜合治理。
2016年底,贛榆區(qū)公安局移送一起聚眾斗毆案件審查起訴,共有12名未成年人鬧市打架斗毆,社會影響惡劣。在辦案過程中,楊紅萍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發(fā)現(xiàn)在這起案件中有3人是在校高中生,這讓她徹夜難眠,揪心不安。于是,她對該院2013年以來辦理的在校學生犯罪進行調研分析,深刻剖析了學生犯罪增長主要原因,向贛榆區(qū)教育局發(fā)出類案分析檢察建議書,提出要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強化學校管理等針對性強、便于操作的對策建議。該檢察建議書被區(qū)教育局采納落實,部署常態(tài)化整改,并與檢察院聯(lián)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2017年,該區(qū)在校生犯罪比率同比下降66.7%,2018年,在校學生犯罪只有3人,犯罪率又下降50%。
時間花在哪里是看的出來的。該份檢察建議書入選最高檢“優(yōu)秀說理檢察法律文書”,獲得江蘇省檢察院“全省檢察機關十大精品檢察建議”、“江蘇省未成年人優(yōu)秀保護事件”等榮譽,先后被《人民日報》《檢察日報》《江蘇法治報》等多家媒體廣泛報道,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紅萍說法”著重一般預防
為增強學生法治觀念,楊紅萍帶領團隊干警認真落實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通過上法治課、模擬法庭、情景自護模擬劇等多種形式,在全區(qū)中小學、幼兒園開展“法治安全自護教育”,加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多年來,她開展法治教育百余場次,發(fā)放法治宣傳資料2萬余份,接受家長法律咨詢400余次。
2020年初,在辦理一起校園欺凌案件時,楊紅萍得知小柔案發(fā)后出現(xiàn)睡眠障礙,嚴重影響其正常上學。在征得小柔及其父母同意后,楊紅萍與該院聘請的二級心理咨詢師于當日下午趕赴小柔家進行家訪,通過催眠、共情等方式對小柔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小柔消除緊張不安情緒。隨后楊紅萍著重加強對該校的法治教育,針對校園欺凌、預防性侵害等專題常態(tài)化開展法治進校園,通過院公眾號、抖音等媒體定期推出“紅萍說法”專欄,普及未成年人法律知識。小柔所在的學校沒有再發(fā)生過一起欺凌事件。
“法治教育,唯有常態(tài)化,方能讓孩子將法融入內心,落實于行。”楊紅萍一直秉持這樣的觀念。
“紅萍團隊”關愛留守兒童
贛榆區(qū)是蘇北欠發(fā)達地區(qū),外出打工的多,留守兒童成為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為了更好關愛留守兒童,楊紅萍成立了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紅萍工作室”,依拖團區(qū)委的“青少年之家”,在留守兒童較多的黑林、班莊等鎮(zhèn)建立“工作站”,利用該院青年干警和社工、退休公務員、教師等社會力量,共同關注、關愛留守兒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每年六一前夕,都會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愛心綻放,樂享六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定期開設留守兒童團體心理輔導課,引導其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幫助建立快樂、自信的心理。
2017年,楊紅萍在辦案中了解到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因犯合同許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其妻改嫁,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樂樂與六十多歲的奶奶靠撿垃圾維持生活。她將這一情況立即匯報到院黨組,在院黨組的支持下,號召全院干警為祖孫倆捐款、捐物,還為她們送去“青少年維權聯(lián)系卡”,讓樂樂遇到困難或困擾時尋求幫助。同時,還為其制定了詳細、長期的關愛計劃,幫助其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現(xiàn)在這個幸運的小女孩已經成長為開朗、勇敢的初中生。
“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挽救更多行走在犯罪邊緣的青少年,能夠讓每一名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這就是我工作的意義”楊紅萍說。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有的只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盡自己所能守護孩子走好明天的路,而她,正是這條路上奔跑著的追夢人。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