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新華每日電訊整版特稿:抗日英雄戴萬齡和他的“戴家軍”(組圖)

發(fā)布時間:2025-07-18 21:36 | 來源:新華網(wǎng) 2023 11/03 10:35:00 | 查看:1237次

??新華社記者周長慶

??在吉林省敦化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榜”上,最近增刻了戴家7人的名字:戴萬齡、戴萬春、戴萬珠、戴萬發(fā)、戴克儉、戴克吉、戴克志,加上以前就榜上有名的戴克政,戴家英雄群體共有8名烈士。敦化戴家毀家紓難、精忠報國的歷史在幾十年后終于實至名歸。

??戴萬齡(又名戴鳳齡,字洪昌)是敦化城東富裕大戶戴家的掌門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這位年過花甲的開明鄉(xiāng)紳,誓死不做亡國奴,率全家老少舉旗抗日。他帶領(lǐng)“戴家軍”先后跟隨中國國民救國軍、綏寧反日同盟軍、東北反日聯(lián)合軍第五軍、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五軍,英勇頑強地戰(zhàn)斗在長白山區(qū),最后壯烈犧牲。到東北光復(fù)時,戴家一共有50多人抗日殉國,成年男人除了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外全部犧牲,只有幾個寡婦、孤兒幸存下來。

??“戴萬齡一家以民族大義為己任,舉家抗日,前仆后繼,是活生生的真實版“楊家將”,是不畏強敵、盡忠報國的杰出代表,表現(xiàn)出高度的愛國主義和濃重的家國情懷,譜寫了一曲反抗外敵侵略、捍衛(wèi)民族獨立、高揚民族氣節(jié)的慷慨悲歌。”吉林省東北抗聯(lián)研究會副會長張彥夫教授說。

敦化市歷史博物館里的戴萬齡畫像。?

??正直豪爽“大當家” 崇拜岳飛楊家將

??戴萬齡祖籍山東省萊州府掖縣周廷社香合鄉(xiāng),生于1871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一,4歲時跟隨爺爺、父親闖關(guān)東,來到吉林省額穆縣黑石江東戴家堡子。一家人篳路藍縷,勤儉持家,家業(yè)日興。后來戴家人丁興旺,開始分流,戴萬齡一支來到敦化縣沙河沿,辛苦創(chuàng)業(yè),逐漸成為殷實之家。到戴萬齡掌家時,戴家擁有土地400多坰,4代同堂60來口人,成為沙河沿一帶的大戶和首富。

??為防土匪侵擾,經(jīng)官府同意,戴家牽頭組織了民團,擁槍百余支,并建筑了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的四合院,共有房屋80多間,院墻高9尺,四角筑有炮臺,雇了不少“炮手”看家護院。

??戴萬齡一生坎坷,個人和家庭4次遭遇匪劫,為去晦氣他4次改名為彭齡、喜齡、希齡、鳳齡。戴鳳齡是他最后使用也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名字。他把家業(yè)管理得井井有條,糧食堆積如山,豬牛馬羊成群,還飼養(yǎng)梅花鹿;在敦化、寧安、官地建有百貨、藥材等商鋪和燒鍋、油房、磨房、粉房、豆腐房等作坊。

??據(jù)戴家后人回憶,戴萬齡是大高個兒,面部常帶笑容,目光炯炯有神。他身體硬朗,腰挎大匣槍,騎棗紅馬,威風凜凜。他有深深的家國情懷,有正義感,從小崇拜岳飛、包公、鄭成功、楊家將等英雄。他為人厚道,豪爽熱情,和藹仁慈,講究信譽,好打抱不平,在當?shù)睾苡型?。每逢?zāi)荒年頭,戴家都主動減租,慷慨解囊,救濟鄉(xiāng)親。家里曾收留4個討飯的老頭長期居住,甚至為他們養(yǎng)老送終。

??戴萬齡15歲成親,一共生有6個兒子、4個女兒(其中1女夭折)。來自孔孟之鄉(xiāng)的他對于愛國教育極其重視,在家里開了私塾,讓孩子們學習歷史、軍事等內(nèi)容。他對家人要求非常嚴格,給長子、次子、三子分別取名“克勤”“克儉”“克吉”,寄托“勤儉家業(yè)才能興旺發(fā)達吉利”之意。孫子吃飯掉了飯粒他都讓撿起來吃掉,還嚴禁子孫喝大酒、抽大煙、賭博和懶惰。他說人要有志向,要精忠報國,故給四子取名“克志”。如果兒子能入選官府做官,他希望能像包公那樣公正不阿、為百姓做主,故給五子取名“克選”,有盼望入選、金榜題名之意。他說做人要走正道,故給六子取名“克政(正)”。

敦化市歷史博物館里的戴克政畫像。

??毀家紓國難 成立“戴家軍”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舊部“老三營”營長王德林不甘心做亡國奴,1932年2月8日在吉林省延吉縣小城子舉旗抗日,成立了中國國民救國軍(簡稱救國軍)并自任總指揮。他出身綠林,曾經(jīng)救過戴萬齡一命。兩人是山東老鄉(xiāng)又興趣相投,都反對日本人在東北的橫行霸道,反對官府的腐敗無能,遂叩頭結(jié)拜為“盟兄弟”。

??戴萬齡深明民族大義,曾資助過反對日本修建吉林至敦化鐵路的活動。他對日本人在東北的霸道行徑深惡痛絕,對其狼子野心心存警惕,早就為抗日做準備,陸續(xù)變賣了城里的商鋪,花重金購置了100多桿槍,還聘了一個東北軍退役李姓軍醫(yī)到“戴家大院”坐診。

??王德林決定把攻打敦化縣城作為救國軍成立后的第一仗。1932年2月18日,他率軍來到“戴家大院”,戴萬齡殺豬宰羊,犒賞三軍。王德林說:“大哥,日本鬼子已經(jīng)欺負到家門口了,這回我跟小日本干到底了!你也參加我的隊伍抗日吧!”戴萬齡握著王德林的手立即說:“我早有此意,如賢弟不嫌棄,我愿拋家舍業(yè)追隨賢弟,共同抗日報國!”王德林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即任命戴萬齡為救國軍鄉(xiāng)團大隊長,讓他迅速招兵買馬。

??戴萬齡就以戴家子弟、家中“炮手”和長工共100來人為基礎(chǔ),又動員沙河沿左右村屯200來個獵戶、“炮手”出身的青壯年,組成300來人的鄉(xiāng)團大隊。戴萬齡的4個兄弟、5個兒子、3個女婿,都追隨他參加了救國軍。

??1932年2月20日拂曉,戴萬齡率鄉(xiāng)團大隊隨救國軍第一次攻打敦化縣城,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一度占領(lǐng)了縣城,給敵人以震撼。但由于攻城的情報被內(nèi)奸告密,大批日軍從吉林趕來增援并有飛機助陣,救國軍不得不撤離。為避免日寇報復(fù),戴萬齡派人急速給沙河沿的家人送信,叫他們將家中槍支彈藥、錢款、布匹收拾分裝在20多條麻袋里,加上糧食,一共裝滿30多輛大車、幾十張爬犁,其余的用馬馱。戴家老少60來口分別騎馬、坐車、步行,跟隨救國軍一起撤退,從此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漫漫的抗日之路。

??很快,日軍與偽軍追到沙河沿,將“戴家大院”包圍,殺死了留守的戴萬生(戴萬齡的堂弟),放火燒毀了全部房屋和沒來得及帶走的大量糧食、物資。這更激起了當?shù)匕傩諏θ毡竟碜拥某鸷?,堅定了戴家滿門抗日到底的決心。

??不久,鄉(xiāng)團大隊被正式改編為救國軍第五營(也稱獨立營),戴萬嶺為營長,戴克勤、戴克儉、戴克吉分別為連長,戴克志等9人為副連長,戴克政為傳令兵,戴萬齡的兩個孫子為營長警衛(wèi)員。這支部隊因以戴家子弟、親屬為主體,也被稱為“戴營”“戴家軍”。此后戴營隨救國軍轉(zhuǎn)戰(zhàn)于吉、黑兩省東部地區(qū),先后參加了鏡泊湖連環(huán)戰(zhàn)和二次、三次攻打敦化以及攻打額穆、安圖、東寧等戰(zhàn)斗,多次重創(chuàng)日偽軍,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活著做中國人,死了做中國鬼!”

??戴萬齡治軍有方,軍紀嚴格。每次戰(zhàn)斗,他都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按蛘逃H兄弟,上陣父子兵。”戴營子弟兵很多是“炮手”、獵戶出身,膽子大、槍法好,打仗爭先恐后。

??戴萬齡還建立了具有很強戰(zhàn)斗力的組織架構(gòu):全營設(shè)三個連,每連設(shè)一個連長、三個副連長(由三個排長兼任),規(guī)定在戰(zhàn)場上如果連長犧牲,副連長依順序自動接任連長指揮;排、班也是如此。一個班十幾人分為三個戰(zhàn)斗小組,每組五六個人。小組在運動作戰(zhàn)時人分前后兩排,前排三人,中間是神槍手,只負責開槍,邊跑邊打,彈無虛發(fā),專打機槍手和拿指揮刀的軍官。他左邊的人負責給他遞上子彈的槍,他右邊的人負責接空槍,并傳遞給后排的人退彈殼、上子彈、遞到前排。這樣的戰(zhàn)斗小組以槍法準、沖鋒猛的優(yōu)勢彌補了武器上的劣勢,在幾次突圍戰(zhàn)中效果很好。

??1933年1月,面對日寇的重兵包圍,救國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王德林退至東寧縣中蘇邊境線一帶,決定帶領(lǐng)部分傷病員和家眷撤至蘇聯(lián)再繞道回關(guān)內(nèi)。

??臨行前他對戴萬齡說:“大哥,你也跟我去蘇聯(lián)吧!”戴萬齡回答:“我活著做中國人,死了做中國鬼!”王德林無奈地說:“那你就帶著自己的隊伍往回打吧!”他們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訣!

??留下的救國軍前方司令吳義成和戴萬齡將部隊分成兩部,各率本部人馬突圍。戴萬齡命一連打沖鋒,二連在中間,三連斷后。一連“炮手”多槍法好,戴克儉的“把兄弟”、被稱為“獨龍”的神槍手李海峰找出敵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帶領(lǐng)戰(zhàn)士奮勇沖殺,硬是把包圍圈撕開一個口子,率先沖了出去。二連夾在中間順勢沖出。三連大多為年輕人,跑得快,負責阻擊追兵。戴克政率5人戰(zhàn)斗小組殿后,他彈無虛發(fā),追上來的一小隊日本兵全被他撂倒。突出敵人重圍后清點,戴營傷亡慘重,犧牲和受傷各有100多人。

??戴營撤至汪清縣羅子溝,與救國軍柴世榮部會合,加入了“柴旅”,后隨其參加了綏寧反日同盟軍。1935年2月,戴營加入周保中任軍長的東北反日聯(lián)合軍第五軍。1936年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五軍成立,從此“戴家軍”走上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抗日道路,追隨周保中軍長轉(zhuǎn)戰(zhàn)白山黑水,與日寇進行殊死戰(zhàn)斗。

坐落在敦化烈士陵園的抗聯(lián)五軍團長戴克政烈士之墓。組圖均為新華社記者周長慶攝

??英勇不屈 壯烈犧牲

??戴營開始組建時有300來人,最多時有四五百人,但在殘酷的戰(zhàn)斗中不斷減員。1935年8月,部隊在東寧縣遭遇敵軍重兵包圍,戴營負責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遭受重大傷亡;后來攻打?qū)幇灿譅奚恍┤?。?936年初,戴營已經(jīng)不足百人,“柴旅”加入東北抗聯(lián)第五軍后進行整編,由于抗聯(lián)沒有營的編制,戴營人員分散編入五軍其他隊伍。周保中軍長考慮到戴萬齡年事已高,委任他為副團長,專門負責軍需后勤工作。

??1937年,抗聯(lián)五軍大部隊去了黑龍江省寶清、密山一帶,在日寇不斷“圍剿”下,部隊給養(yǎng)十分困難。留守寧安一帶的戴萬齡奉軍長命令,先后分5批派出8名戴家子弟潛回家鄉(xiāng)籌集糧食,均告失敗,7人被捕,其中6人犧牲、1人入獄。

??1937年深秋,為救部隊燃眉之急,戴萬齡親自帶著三兒子戴克吉等30多人潛回沙河沿一帶籌糧。戴萬齡藏身一親屬家時,被漢奸發(fā)現(xiàn)告密,引來鬼子抓捕。為不連累他人,戴萬齡把兩把手槍藏在灶坑灰堆里,走出房屋束手就擒。敵人將其兩個大拇指用鐵絲捆住、把雙手背在身后,先在沙河沿、馬鞍山游街示眾,幾天后押往敦化縣城。戴克吉為營救父親,率領(lǐng)戰(zhàn)士們在馬鞍山一帶伏擊敵人,打死數(shù)名日偽軍,終因勢單力薄,與十來個戰(zhàn)士當場犧牲。

??據(jù)戴家后人和沙河沿的老人回憶,戴萬齡當時身穿灰色棉長袍,從容鎮(zhèn)定地對鄉(xiāng)親們說:“父老鄉(xiāng)親們別難過,不要怕。這沒什么,我們抗日沒有錯,鬼子早晚要完蛋!”

??在敦化日本憲兵隊,日寇對戴萬齡嚴刑拷打,百般摧殘,折磨多日,逼問他抗聯(lián)部隊的去向,他寧死不招,對鬼子罵不絕口。初冬第一場大雪來臨時,殘暴的日寇用兩塊鋼板將戴萬齡夾在中間,用鐵絲捆綁后,潑上汽油點火焚燒。戴萬齡疼得滿地打滾,鋼板都燒紅了,仍罵聲不絕,最后奄奄一息時被鬼子扔進了狼狗圈。

??這位67歲的老英雄壯烈犧牲!

??前仆后繼 滿門忠烈

??據(jù)戴家后人統(tǒng)計和黨史專家調(diào)查,戴萬齡一家4代人參加抗日部隊,前后犧牲了50多人。到抗戰(zhàn)勝利時,活下來的只有年過七旬的戴廣祿、幾個寡婦和戴萬齡的幾個孫子輩的孤兒。

??戴廣祿是戴萬齡的七叔,是戴家輩分最大的,但也僅比戴萬齡大3歲。他在“戴家大院”負責馴養(yǎng)梅花鹿、管理中藥材、給家人治病和制作火藥,參加抗日部隊后擔任衛(wèi)生員。有一次他在搶救傷員時被敵人炮彈片擊中,由于彈片未能取出,在回到家鄉(xiāng)幾年后,因傷病復(fù)發(fā)、傷口感染而去世。

??戴萬齡的4個兒子、4個弟弟、1個女婿戰(zhàn)死沙場,另外兩個兒子也因抗日而犧牲,1個兒媳、1個孫子在艱苦轉(zhuǎn)戰(zhàn)途中因缺醫(yī)少藥而病逝。

??戴萬齡的長子戴克勤,1935年在東寧突圍戰(zhàn)中腿被打折、身上3處受傷,輾轉(zhuǎn)回到沙河沿東溝養(yǎng)傷,不久被漢奸出賣而被捕。在日寇酷刑折磨下,他的手指甲全都脫落,仍堅強不屈,后被一個遠親保釋出去,不久因傷重于1945年3月去世。他是戴家最后犧牲的青壯男丁。

??戴萬齡的五子戴克選,是戴家唯一未直接參加抗日隊伍的人,父親舉旗抗日時他正在吉林市讀書。戴萬齡聽從了抗日隊伍中的地下共產(chǎn)黨員胡澤民、陳翰章的建議,讓克選打入敵人內(nèi)部做地下工作。戴克選于是轉(zhuǎn)入偽吉林地方警察學校學習數(shù)月后,進入敦化縣偽警察隊做地下情報員,多次為抗日部隊購買彈藥軍需、提供情報。1939年他在一次為抗聯(lián)購買500發(fā)子彈時,被兩個同事懷疑并敲詐,在與他們搏斗時頭部被打成重傷,4天后不治身亡。

??從“刀下留人”到少壯棟梁

??戴克政是戴萬齡的六個兒子中排行最小也是最出色的一個。他從小便隨大人在崇山峻嶺中打獵,槍法極好,雙手會打槍,長槍200米內(nèi)彈無虛發(fā)。他16歲隨父參加救國軍,曾任警衛(wèi)員、排長、連長,1933年冬加入中國共青團,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在戰(zhàn)斗中不斷成長,每次完成任務(wù)都很出色。

??1933年9月,救國軍攻打東寧戰(zhàn)斗失利后部隊撤至老黑山,救國軍參謀長胡澤民(中共地下黨員)看戴克政身手了得,就把他要去當自己的警衛(wèi)員。

??一天在宿營地晩飯后,戴克政練習手槍時不慎走火,子彈穿透在二十步外散步的胡澤民腹部,造成致命傷。頭腦仍很清醒的胡澤民臨終前囑咐同事和部下,發(fā)生這次事故純屬偶然,戴克政作戰(zhàn)勇敢,能文能武,是個少年英才,不要為此處死他。本已就縛自愿赴死的戴克政終于被“刀下留人”,此后更加奮勉地工作。

??此事之后,經(jīng)陳翰章建議并多方工作,1934年,戴營轉(zhuǎn)入救國軍柴世榮旅。從此,戴營便在軍長周保中、副軍長柴世榮直接領(lǐng)導(dǎo)下從事抗日斗爭。

??原想尋機處死戴克政為胡澤民報仇的周保中,看到戴克政在各項軍事活動中忠摯活潑、事事爭先、謙虛好學,誠心為抗日救國而努力,逐漸消除刑殺之念,轉(zhuǎn)而對他勉勵鞭策。在他的關(guān)懷和指導(dǎo)下,戴克政的政治、軍事素質(zhì)不斷提高,迅速成長起來,1936年他在抗聯(lián)五軍二師升為連長,1938年6月任三師九團團長。

??1938年8月,戴克政因腿部負傷,與13名戰(zhàn)士留守寶清縣小團山臨時營地并看守通敵犯人。13日,200多敵騎兵將營地重重包圍,戴克政率戰(zhàn)士們與敵激戰(zhàn)3個多小時,彈盡援絕,與9名戰(zhàn)友壯烈犧牲。日軍在戴克政身上翻出了團長的證件,又殘暴地向他的遺體連刺數(shù)刀。

??時任東北抗聯(lián)二路軍總指揮的周保中,得知戴克政犧牲后非常悲痛。他在1938年8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戴克政同志為民族解放戰(zhàn)爭犧牲之日,年僅二十三歲……戴同志對革命知識不但勤學精進,且每戰(zhàn)身先士卒,指揮掌握有如久經(jīng)練達者。凡游擊所到之處,輒召開農(nóng)民抗日宣傳大會,對于抗日救國之言辭娓娓動人……當此抗戰(zhàn)深入、東北游擊運動極其吃緊之時,余對克政同志畀倚寄望甚深,不幸為時未幾,少壯將星遽吿殞折。為民族國家犧牲光榮,堪同日月齊光。惟今五軍棟梁摧毀,后繼乏人,殊為感概也。”

??“戴門女將”巾幗不讓須眉

??戴家男人抗日沒有孬種,戴家女眷也不含糊。參加抗日部隊后,她們承擔起后勤保障、救護傷員、運送彈藥、傳遞情報、照顧老幼等任務(wù),有時也直接參加戰(zhàn)斗??苁鲜谴骷遗斓馁吆椭餍墓?。

??寇氏出生于敦化縣沙河沿寇家屯,是寇家最小的孩子,從小聰明伶俐,隨4個哥哥念私塾,有一定文化??苁?8歲時嫁給戴克儉后,相夫教子,任勞任怨,處事公正,有主意有擔當,深得全家上下喜歡,戴萬齡就讓她協(xié)助自己妻子高氏處理家庭事務(wù)??苁仙朴趯W習,領(lǐng)著大兒子和女兒跟戴廣祿學藝,基本掌握了中醫(yī)藥和火藥、引信的制作技術(shù),在抗日斗爭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戴家有個規(guī)矩,想做戴家媳婦必須會打槍??苁显谒信熘袠尨虻米詈?,能雙手打槍,可以騎在馬上一手打槍、一手給另一支槍壓子彈。舉家抗日后,因她組織能力強又能說會道,被戴萬齡任命為戴營救護隊長,并負責炊事、后勤等事務(wù)??苁瞎诵∧_行動不便,就跟女兒一起騎馬行軍。

??在她的帶領(lǐng)下,戴家女眷都學會了駕馭馬匹,到戰(zhàn)場上送彈藥、飲食經(jīng)常用馬馱。一有時間,她們就挖野菜、采野果補充軍糧的不足。寇氏非常堅強,除了丈夫犧牲時哭過一次,很少掉眼淚。她是戴營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殫精竭慮操持大事小情。

??1935年,敵人的“圍剿”日趨嚴重,戰(zhàn)斗更加頻繁。周保中軍長決定家屬不再隨軍一起行動,而是留在密營,承擔縫紉、醫(yī)療等任務(wù)。戴萬齡犧牲后,周保中為了戴家后繼有人,決定讓其家屬離開部隊疏散到地方隱蔽起來,休養(yǎng)生息。

??遵照周保中指示和戴萬齡生前囑托,從1938年秋天開始,在戴廣祿和高氏、寇氏帶領(lǐng)下,幸存的戴家婦孺從寧安返回敦化。為了躲避敵人,他們晝伏夜行,專走山路小路,跋山涉水,一路乞討,用了大約一年時間才秘密返回沙河沿。

??戴萬齡的親家寇成把他們分散隱蔽在幾個寇氏兄弟家,并把孩子們改為寇姓。寇氏和她娘家人歷盡千辛萬苦,保護了戴家后代,終于迎來了勝利。

??古有楊家將 近有戴家軍

??由于歷史原因,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戴萬齡被當作“大地主”看待,戴家抗日歷史沒有得到正確評價,事跡鮮為人知,幸存后人遭受了不公平對待。

??東北光復(fù)后和全國解放后,周保中將軍曾3次派人尋找戴家后人而未果,他的夫人、抗聯(lián)女戰(zhàn)士王一知1978年又到敦化尋找過戴家后人,并希望吉林省對戴家歷史予以關(guān)注。吉林省和敦化市的黨史研究人員也對戴家事跡進行了認真調(diào)查。

??長期關(guān)注、宣傳戴家事跡的敦化市關(guān)工委主任、敦化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會長何效義說,戴萬齡一家國難當頭,挺身而出,鐵骨錚錚,沒有一個投降的,付出巨大犧牲,充分體現(xiàn)了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

??在戴家后人不懈努力和正義人士幫助下,戴家抗日事跡逐漸浮出水面。1995年民政部追認戴克政為烈士,他后來還被評為全國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2022年1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又追認戴萬齡等戴家7人為革命烈士。

??古有楊家將,近有戴家軍。目前,戴家抗日事跡已經(jīng)載入敦化市歷史博物館,40多萬字的歷史紀實小說《戴家大院》經(jīng)過12年收集整理也已出版。相關(guān)部門計劃修建戴家烈士陵園、拍攝戴家抗日電影。

??“戴家軍”這個英雄之家的抗日事跡,舉世罕見,感天動地,必將永遠鐫刻在中華大地上。

來源:新華社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